第四百一十九章 改信铁十字杖(2 / 3)
中这套杖法。
“都是做什么事呢?”
冯森的手指拍了拍坚硬的祭坛,随口问道。
艾哈努斯则事无巨细,一丝不苟地说道:“让奴仆去侍弄蜂房,派一些僧侣擦拭打扫教堂,再派一些僧侣去抄经,有时候会让僧侣出门去超度亡者,我自己每隔两天都要下地,除草翻土,除此以外,我们还会听从信徒的赎罪与祷告,或是下乡传教,每个月的月底,我都会记录一下当地发生的大事……”
“地方志?”
“那是什么?”
艾哈努斯有些茫然,“这是为下一任牧师做准备,以防其理不清教区的情况,别看此处人不多,事情可复杂得很。”
“地方志是……算了,你只需要知道一点,你做得很好,像你这样的记录行为,值得赞赏。”
冯森走上前,拍拍他的肩膀,“我会让燕国全部的教堂都这样做,继续努力。”
在教堂中和艾哈努斯交谈了两句,中午又吃了几口斋饭,下午逛了逛周边几个里,傍晚时分,冯森这一大帮子的人才回到了王得发的宅子,至于王得发一家,便搬去对门安德烈家暂住。
坐在小院子的树荫下,冯森摇起蒲扇,惬意地将脚架在石几上。
“姐夫。”
正享受间,李悬璎突然从门后钻了出来,虽然她现在也是冯森的妃子,但这小妮子生性促狭活泼,平日里不叫丈夫,反而爱叫姐夫。
“姐夫,少府真的压价了吗?我问了一圈,人人都说少府压价,那人说的是真的吗?是不是该让姐姐降一降价?”
李悬璎倒是不避嫌,一屁股跨坐在了冯森的肚皮上。
“你还真信他说的话啊?”
嗤笑后,冯森甩出一本当地驿丞呈上来的册子,“你自己看。”
这册子其实是经典的经折,也就是手掌长的纸张,手臂长的宽度,然后按照一样的大小折叠在一起,这便是最常见的唐朝册子。
摇着蒲扇,冯森缓缓解释道:“哈姆这小子可不实诚,他打着统一出售的名头,联合了附近五个乡守,叫弓手奴仆下乡,将全乡的粮食提前收集中,等少府来了再垄断,囤积居奇,统一提价卖出,最后和乡民们说,少府压价,最后将略低于正常价格的钱卖给乡民。”
“那人不是说血本无归吗?”
“他也在撒谎!”
冯森冷哼一声,“我叫王得发等人打听过了,他家同保的邻居说,那沃尼耶夫偷偷往麦子里掺沙子和麦糠,然后再给弓手们。
乡守把沙子筛了,卖出多少就是多少,最后卖出粮食得的钱,乡守拿走了半成,他自己又掺了三成半的沙子,他按全是麦子来算,不低四成倒奇怪了。”
“居,居然是这样?”
“你当那哈姆为何如此紧张,看上去好像是为少府维护呢。”
“可这有什么利益可图呢?既然如此,少府为什么不将此事告知乡民呢?”
拍拍李悬璎的屁股,让她换成侧坐,冯森直起身,环抱住她的腰:“其一,少府毕竟是我的内朝,一般都是尽量少干涉外朝事宜,以防流言蜚语。
其二,少府若零散从乡民那里收粮收羊毛,耗费人力和时间很多,与哈姆合作,虽然价格提高了,但依旧是赚的。
其三,对哈姆来说,弓手衙役是免费的劳力,况且他们还很了解谁家有粮谁家没粮,不用白不用。
要是少府惹恼了哈姆,他给少府商队捣乱,虽然不至于影响什么,可依旧难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这么说,反而有利?可,可既然拿得不多,为什么那些百姓抱怨压价太狠呢?”
“笨!”
轻轻弹了一下李悬璎的脑门,冯森道,“你真当弓手衙役是免费劳力?他们押送粮食到哈姆的仓库,1000斤粮偷偷拿1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