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无他唯手熟尔(2 / 3)

加入书签

就行。

府兵步兵3500人,则简单得多,一匹骑乘马,一匹驮马就行,总共不过7000匹普通马。

冯森的马场是只培育战马的,劣等的马才会被列入骑乘马,剩余驮马和骑乘马一类的,大多都是向民间征调。

不同于旗人的马要冯森配发,这些府兵往往会自带一到两匹马,被选入玄甲骑的,还会配发一百到二百亩的养马地。

此外,这6000人看着少,但按照军府的条例,但凡田亩数超过三百的,都得按照亩数自带部曲,不过也不是每个府兵田亩都超过三百的。

换句话说,这6000真正出现在战场上,估计得有个15000人上下。

除了主力府兵,冯森还有次级主力八旗。

现在的八旗,经过几次人事调动和划分,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八旗了。

它们分别为内八旗的撒克逊旗、法兰克旗、伦巴第旗、阿瓦尔旗、诺斯旗、维莱蒂旗、高卢旗、拉丁旗,外四旗的外阿瓦尔旗、斯拉夫旗、维京旗、西波里安旗。

内八旗分的细,而外四旗分的粗。

不算外四旗,原先有四十五个千户所。

而现在,随着战争的进行,冯森手下的千户所已经暴增到了七十个。

名义上是七十个,由于种种原因,真的能算得上足数的千户所,只有六十个,这六十个千户所总的旗人户数大约在5500户出头,大概是23000口。

包衣的户数则在33000户左右,差不多10万口。

在这个体系之下,八旗人口的总数大约在13万。

按照每个千户所出辅兵百人,战兵一百五十人来算,这六十个千户所,大概能为冯森提供9000名旗丁战兵,6000名包衣辅兵。

剩余那十个不足数的千户所,最多给冯森提供500名战兵。

注意,这里的辅兵可不仅仅只是要扛包的,在战场上,他们还肩负了看守大本营,押运粮食,蚁附攻城,诱敌乃至进攻小股敌人的任务。

八旗能够挤出的兵力大约在15500人,其中差不多三分之二都是战兵。

其中,撒克逊旗包含十四个足数千户所,基本都分布在萨克森、图林根、弗里斯兰一带,其中有四个则被冯森迁移到了波西米亚、维也纳和莱茵河沿岸。

法兰克旗包含十二个足数千户所两个不足数千户所,分布最广泛,但凡是易北河以南的地区,基本都有法兰克旗的。

伦巴第旗两个足数千户所一个不足数千户所,伦巴第旗的情况比较特殊,它内部旗丁大多都是当年被流放过来的伦巴第贵族及其亲兵,就是专门为了还乡团而准备的。

阿瓦尔旗十个足数千户所五个不足数千户所,基本全都分布在巴伐利亚和潘诺尼亚地区,其余的匈牙利平原则都交到了外八旗的斯拉夫旗手中。

诺斯旗十二个足数千户所,四个在日德兰半岛,剩余的则随冯森指示,分布到了大燕各地。

维莱蒂旗十个足数千户所,基本都分布在波西米亚、维莱蒂等地区。

剩下的高卢旗一个不足数千户所和拉丁旗一个不足数千户所,则是冯森为未来考虑,先行搭建起的骨架,有必要的话,后续还会进行裁撤、合并拆分等操作。

例如法兰克旗,冯森在未来必定将其拆分成至少三个旗或者削它十几个千户并到别的旗里面去或者干脆双管齐下。

至于千户所之间的调动迁徙同样有说法,冯森采用的法子是半组半建,旗丁迁而包衣不迁。

意思就是,比如要把甲千户所迁到乙地去,那就先在当地征调好包衣,并让本地的义从原地升任旗丁,然后再让甲千户所抽出一半左右的旗丁,仅带着亲随包衣前往。

然后再让甲地的义从和包衣抬旗,将甲地的奴隶抬为包衣,填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