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煮粥(1 / 2)
既然定了在松竹住下来,李旺几个人都忙碌了起来。
落英挑了一间靠中间的房屋给姜梨住,何大何二将屋子修理了一遍,落英便带了郑三娘和两个手脚麻利的妇人将房屋里里外外收拾出来,居然也是干净清爽的一处院子。
李旺这才让众人进村。
他按照之前的安排,把妇人和孩子分到靠近村中心的几间房,这些房子屋顶还算完整,相对安全;老人和少年分到旁边的屋子;剩下的男子便在村口和村尾搭了两间木棚。
安置妥当,姜梨便让落英去取些米熬粥。
郑三娘是个勤快的,她撸起袖子道:“姑娘若是信得过我,就让我与落英一起去做饭。”
姜梨笑着道:“我既然将你留下,便自然是信得过你,有你帮忙,落英也轻松一些。”
郑三娘脸上堆着笑,刚想将孩子背在背上,便听姜梨道:“让吉祥就在院子里吧,你带着她也不好干活。”
吉祥是姜梨为囡囡取的新名字。郑三娘笑笑,便将孩子放了下来,从怀里掏出一个用碎布缝的桃子,递给她道:“好好听姑娘的话,阿娘一会就回来。”
吉祥抱着有些发乌的布桃子,怯生生的点了点头。
姜梨递了一块麦芽糖给她,吉祥已经不再征求她娘的意见,而是接了过来揣进怀里,细声细气的说了声:“谢谢!”
郑三娘这才和落英一起去煮饭。
两人麻利地将厨房的锅收拾出来,落英舀了一盆米出来打算熬粥,郑三娘见快要满的一盆米,有些心疼,“姑娘所带的米粮有限,若是照这样吃法,这么多日支撑不了几日,刚才过来的时候,我看到林中有许多野菜,不如叫上些人去采一些回来,至少能省一半的米。”
落英有些犹豫。
姜梨正好走了进来,“郑娘子能够想到省些粮食,在家里定然是个会过日子的。”
那是当然,郑三娘有些小得意。她和自家男人养着三个孩子,还有两个老人,靠着几亩地,硬是修了新房,囤得粮食够吃好几年。
连自家男人都佩服她,村子里的人更不用说了,谁不说她是个爽利的能干人?
只是可恨的李成德,可恨的夷族,让她家一个月不到便家破人亡。如今只剩她和女儿孤儿寡母。
郑三娘眼里刚刚亮起的光倏然又黯淡下来。
“今日我们刚到这里,加上乡亲们也饿了好些日子,米粮便不用省着了。”姜梨吩咐道:“中午喝粥,下午熬点麦面糊糊,一人再计划一个馒头。”
郑三娘嘴唇动了动,没有说话。
姜梨发了话,落英便和郑三娘一起做饭。
落英虽然种花是一把好手,但做饭确实不擅长,郑三娘便让她去看火,自己将米淘洗干净放进锅里,又加了快满的一锅水才将锅盖盖上。
“我听你的口音不像是平阳的,倒有些像是我们眉州一带的口音。”郑三娘得了空,便和落英拉起家常。
“我是眉州人,前年年底大旱,逃荒到了平阳。”落英也不隐瞒,坦然道:“姑娘在牙行里将我买了回去,我便一直跟在姑娘身边。这次到眉州,姑娘便让我跟着一起来。”
“原来如此。”郑三娘眼里有些同病相怜的怜悯,“你是眉州草甸村的吧,听说前年干旱,那边饿死的人最多。”
“是草甸村长坪子的。”落英往灶里加着柴,“我爷爷便是那时饿死的。”
“可怜见的。”郑三娘叹了一声,“我婆婆也是那年冬日饿死的。原本想着躲过了那场大难,日后的日子便好起来了,哪里知道,朝廷让李成德来驻守眉州,真是造孽啊!”
她抻起袖子擦了擦红肿的眼睛,“早知道会这样,我便该听我男人的,前年就去逃荒,如今我男人和我儿子大概也不会死。”
人都是这样,当不幸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