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八章 我们在诺奖大佬手底下打过工(2 / 5)
,作为一个得过诺奖的人会更有感触,诺奖并不是最终目标,这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而已。
“这好像也是。”
宋露露无法反驳,给自己添了碗汤,有些崇拜:“姐夫,你拿了诺奖,算是世界上最厉害的一批科学家了吧。”
“比我厉害的大有人在,诺奖是学术认可的重要标志,但绝非科学家成就的唯一衡量标准。”
许青舟笑着,他倒是不是谦虚。
许多大佬都未曾获得过诺奖,单说国内,被誉为“托起宇宙飞船的人”的胡文祥,再比如叶企孙,夏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测定普朗克常数、开创高压磁化法,培养出杨振宁、李政道、邓稼先、钱三强等两弹一星元勋,被誉为“夏国物理学界一代宗师”。
国外,大家耳熟能详的牛顿,霍金,阿兰·图灵等等,也都是影响一个时代的人物。
诺奖,诺奖并非衡量伟大的唯一标尺。
宋露露似懂非懂,望着对面的两个人,“你们是不是早就猜到会得奖。”
“有这个概率。”
宋瑶捧着碗说。
许青舟表情也略微有些复杂。
他有信心拿物理学奖,但没想到率先拿到的是化学奖。
虽然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锂枝晶的形成是电极-电解质界面电化学沉积行为,穿梭效应涉及多硫化物的溶解与迁移,二者均属电化学与材料化学交叉问题。
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