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六章 这人又开始掀桌了?(2 / 4)
sp; “私人会议?”宋瑶微微蹙眉。
“是的。”贝克尔点头,“只限核心人员参与,主要是关于贵方研究方向的一些深入探讨。”
许青舟与宋瑶对视一眼,缓缓点头:“好,我们会去。”
---
当晚,庄园的书房内灯火通明。伏尔特、贝克尔、许青舟和宋瑶四人围坐在一张长桌前,桌上摆放着几份文件和一台投影仪。
“这是我们过去三年在固态电池方面的研究成果。”伏尔特按下遥控器,屏幕上出现一组数据,“但我们发现,即便解决了电解质稳定性问题,能量密度依然无法突破瓶颈。”
许青舟仔细看了一会儿,点头道:“你们的材料设计思路很先进,但在微观结构调控方面还存在局限性。”
“所以,我们想听听你的建议。”伏尔特看向他,“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将这些数据共享给你们。”
许青舟没有立刻回应,而是沉思片刻后才开口:“你们有没有考虑过引入一种新的复合界面层?”
“什么意思?”贝克尔追问。
“目前大多数固态电池采用的是单一的界面修饰方式,但如果我们能在正极与电解质之间构建一个具有梯度性质的缓冲层,或许可以同时提升离子导电性和结构稳定性。”许青舟解释道,“我们在锂硫电池中尝试过类似的方法,效果不错。”
伏尔特眼神一亮:“具体怎么操作?”
“这需要更详细的实验数据支持。”许青舟顿了顿,“我可以提供一些理论模型,但具体的实验方案,还得靠你们自己去验证。”
“你能给我们一份初步的技术路线图吗?”贝克尔追问道。
许青舟看了她一眼,缓缓摇头:“目前还不行。”
贝克尔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为什么?”
“因为这涉及到我们实验室的核心算法。”许青舟语气平稳,“而且,我不确定你们是否真的只是为了推动技术进步。”
气氛一瞬间变得有些凝重。
伏尔特笑了笑,打破了沉默:“许教授果然还是那么谨慎。”
“不是谨慎,是负责。”许青舟直视着他,“科学可以开放,但前提是不能被滥用。”
“我理解。”伏尔特点头,“那么,我们就从基础交流开始吧。”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四人围绕固态电池和锂硫电池的技术路径展开了深入讨论。许青舟虽然没有透露关键细节,但他的思路给了伏尔特团队极大的启发。
会议结束已是深夜,许青舟和宋瑶回到房间,两人都显得有些疲惫。
“你觉得他们可信吗?”宋瑶躺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