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归来与离去(3 / 4)

加入书签

的能量,伞虫伞面的温度迅速升高。

六百度、八百度、一千度,一千两百度之后升温的速度减慢了,而伞面下的管道中,水已经开始向等离子态转变,并且

在压力差的变化下向伞虫的主体流过去。

作为烧开水的最高等级,流淌的等离子态水不是推动燃气轮机的叶片,实际上没有任何材料能够经得起这种堪比武器的流体喷。

伞虫的核心是磁流体发电机。

(王水灌书友提出了相同的建议,不过真不是灌水王?)

等离子体的水高速流经磁流体发电机的电磁场,离子流中的正负离子分别在磁场中发生偏转,到达相应电极并将自身所带的电荷传递给电极,将内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磁流体发电机的工作效率并不高,只能达到百分之二十左右,如果是在重力圈内,通过回收热气的方式反复应用,综合转化率倒是能够达到百分之五十到六十。

但在伞虫上选择磁流体发电机的模式,是因为在忍受低效率之后,可以绝对避免工质消耗,这才是决定性的优势。

因为有整整一千两百万只伞虫,散布在一条总长近亿公里的轨道上,组成了一条散点雾状戴森环。

一只伞虫张开伞面后,被太阳风推动在四天时间飘移四百多公里,然后伞虫就会收起伞面,点燃发动机,花费十二天时间飞回去。

四只伞虫一组,就能持续截留宽度为四十公里范围内的阳光,维持一条戴森环需要整整一千万只伞虫。

另外两百万则是为了应对突发状况弥补缺口的预备队,在遭遇磁拱断裂、黑子爆发等灾害时及时补位。

这么大的基数,就决定了单体伞虫的任何常规消耗,无论消耗的数量多么微小,都是无法完成的补给任务。

事实上伞虫也只是有效期十四个月的消耗品,从出生到死亡,正好环绕太阳一周,然后回归出生的母巢,分解、重生。

「真是无法想象,短短的六年,我们居然完成了第一条戴森环的建设。

」看到川流不息离开母巢的伞虫队列,油女铁丸感慨不已。

想当初他们从火之国开始,穿过雨之国直抵土之国岩隐村,打通一条四千多公里的地下隧道,都用整整八年的时间。

「果然还是能量充沛,才能为所欲为啊。

」盛阳鱼同样有着无限的感慨。

要知道,他们是在两年前放飞的第一只伞虫,一直到去年达到了一千只伞虫后,能量的反馈上来了,生产速度才陡然加快。

:

两个月前,伞虫的总数量首次突破一百万只,收集的能量爆炸般的增长,扩建的轨道母巢数量和伞虫的产量也随之爆炸。

在短短五十八天时间,生产了一千一百万只伞虫。

这可是伞虫,看起来单薄柔软,轻飘飘的伞虫,实际上是每只质量高达一千多万吨的超级大虫子。

为了生产这种前所未有的庞然巨物,油女铁丸们不得不开发了泰坦级母巢,整整六百亿吨的质量,只能以球形的形态存在的,人工天体级别的母巢。

而油女铁丸一口气建造了八座泰坦级母巢,均匀的分布在戴森环轨道上,作为戴森环的支撑点,及时回收补充伞虫。

而且伞虫收集的太阳能,也会被转化成为能量晶体:格雷尔之石,投送到母巢中集中使用。

格雷尔之石最初是在忍界发现的,五年前,耐高温的问题已经解决,困扰油女铁丸的最大的问题变成了如何将收集到的能量利用起来。

如果不能实现能量的超远距离传输,庞大的能量只能存在于戴森环上,油女铁丸想要利用庞大的能量就得被困在戴森环上,这和囚徒有什么区别?

于是大家想了各种各样的方法,这个问题的讨论甚至发展到彻底改变戴森环方案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