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比之缑氏山,玉林观堪称福地(2 / 4)
在这高桥马鞍上,相当于纵向是稳定的,再配合上马镫…横向也趋于稳定,如此这般莫说是骑射,骑兵的耐力也会迅速的提升!”
有那么一瞬间,公孙瓒已经在畅想。
当这些马镫与马鞍大规模的作用于战场上时,草原上的局势将会彻底翻转!
每一个边陲的汉儿,都无比憧憬着汉武帝曾经的那一句豪言——“攻守易型也,寇可往,吾亦可往!”
是啊,如此装备之下,平原战场将不再是胡人的舞台,汉人亦能在平原驰骋…
公孙瓒心头一凛。
接下来,再往下看…
是马蹄铁…按照柳观主写的,是钉在马蹄子上的铁制蹄型物,与地面接触的一层是坚硬的角质,上面一层是活体角质。
之所以要打上这个,这便是骑兵的第三个痛点——磨损与消耗!
通畅来说,马是消耗品。
因为马蹄与地面接触,受地面的摩擦,积水的腐蚀,会很快的磨损…
便是如此,好不容易训练成的一匹战马,他能够征战的时长也就三年左右,这对于缺乏马匹的大汉十分不利!
倒是那些量产马匹的塞外胡人,他们可以很轻松的忽略这个问题。
要知道…以往辽东郡国的军马,每一匹磨损,公孙瓒都会无比心疼,这不是贵不贵的问题,而是再训练一匹代价太大了!
可…
这马蹄铁,或者它的别名“钉马掌”真的能延缓马蹄的磨损么?
公孙瓒不由得提出质疑,这太大胆了,汉人的马匹本就珍贵,若是大规模的使用,出现闪失…那谁也担不起这责任。
故而…
公孙瓒觉得,若真有一日,他能当家做主,那马镫与马鞍可以迅速的投入生产,使用…
而马蹄铁则必须经过半年以上的尝试后才可以广泛推广!
当然,薄子里写的很详细,马蹄铁的使用不仅保护了马蹄,还使马蹄更坚实地抓牢地面,对骑乘和驾车都很有利!
但说到底,这与公孙瓒原本的意识是有冲突的,故而,他也不敢太过大胆!
可即便如此…
单单这“薄子”的前三个内容已经让公孙瓒震撼不已。
——柳羽…
——玉林柳郎!
这个人,对马,对骑术,对骑兵,对边陲,对乌桓…竟了解到这般程度?
了解到…能以工匠之法,悄无声息的弥补了汉骑的劣势!
为汉人在平原上的崛起提出了最可靠的方法!
单单这一点,就恐怖如斯了!
此时的公孙瓒已经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对柳羽,绝不敢等闲视之!
玉林柳郎,名不虚传!
再继续看下去…
还有汉骑的装备,摒弃了长枪,柳观主提出的是使用长矛…
战场上,特别是轻骑…一寸长一寸强,长矛可以在长度上克制胡人的弯刀。
而每一个兵马需要身背长弓…精于骑射…
如此,进可攻,退可迂回射杀。
可以说,这厚厚的薄子里,柳羽写的很碎…恨不得揉碎了塞进去。
这等战法囊括的内容太多,从装备、练兵、选兵、对战上,可谓是事无巨细的去阐述,偏偏每一条有理有据,深入简出。
这等理论…若是让一个不懂平原战,骑战的人去看,多半会觉得太啰嗦了,一个点往往要罗列许多次!
若是那群酸儒去看,更是要嗤之以鼻!
操练和打仗,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究是《孙子兵法》中阐述的也是思路,而非具体的手段…
可…公孙瓒不是常人!
他是汉末为数不多,在早期就精于骑术,能在马上骑射之人!
一页页的翻看,公孙瓒的心头已经是骇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