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2 / 5)

加入书签

,他或许能敏锐地察觉到这石块内部可能蕴藏着极其微弱的金铁之气。但现在,他只能凭借一种模糊的直觉和远超常人的细致观察。

    他弯腰,将那块暗沉石头捡起。入手比看起来要沉,触感冰凉,表面粗糙,并无任何出奇之处。他尝试着运转《基础剑元篇》里那微弱得几乎不存的感知,去触碰这块石头。

    没有反应。如同泥牛入海。

    他自嘲地笑了笑,觉得自己大概是魔怔了,一块普通的溪石而已。但鬼使神差地,他并没有将石头扔掉,而是揣进了怀里。或许,只是因为这块石头那点与众不同的“棱角”,暗合了他此刻的心境。

    带着采集到的石耳菌和满罐的清水,虾仁回到了茅屋。

    牧尘已经起来了,正拿着他那把无鞘木剑在空地上比划着一些基础的剑招,看到虾仁回来,特别是看到他怀里兜着的石耳菌和苍白的脸色,愣了一下,随即咧嘴笑道:“行啊小师弟,这么快就学会自己找食儿了?不过这石耳菌味道可不咋地,跟嚼木头似的。”

    虾仁只是点了点头,没有多说。

    他将石耳菌放在屋内阴凉处,喝了些水,便再次盘膝坐到硬板床上,拿起了那本《基础剑元篇》。

    失败,并没有让他退缩,反而让他更加清醒。他不再急于去感知、捕捉那狂暴的金煞之气,而是开始反复研读册子开篇关于“意志为引”的部分。

    “意志非蛮力,非执念。乃心之所向,念之纯粹,神之凝聚……”

    他意识到,昨晚的失败,除了筋脉淤塞的客观阻碍,或许也与他太过急切、太过用力有关。他的意志充满了恨意与不甘,这固然是动力,但也可能变得躁动,不够沉凝,不够“纯粹”。

    他需要调整。

    接下来的几天,虾仁的生活形成了一种近乎刻板的规律。

    清晨,趁着天色微亮,他便起身,去后山寻找食物和水源,同时更加细致地观察环境,默记地形、植被分布、水源位置,甚至风向变化。他像一只受伤的孤狼,小心翼翼地划定着自己的活动范围,熟悉着领地内的一切。

    上午,他处理完必要的生存杂务后,会花上一两个时辰,纯粹地静坐。不是修炼,只是静坐。放空思绪,感受呼吸,感受身体的存在,感受周围风的声音、阳光的温度、草木的气息。他试图将那些翻腾的恨意与焦灼暂时压下,让心神沉淀下来,达到册子上所说的“守静笃,致虚极”的状态。

    这很难。仇恨如同毒火,时刻灼烧着他的内心,家族的惨状、赵焯的嘴脸、测灵台上的嘲讽,不时跳出来干扰他。但他以惊人的毅力对抗着,一次次将杂念拂去,回归到最简单的呼吸和感知。

    下午,他会再次尝试《基础剑元篇》的修炼。但方式变了。他不再强行去“捕捉”金煞之气,而是尝试用那经过上午静坐沉淀后、相对平和而凝聚的意志,去轻轻地“触碰”和“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