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辅国良臣(3 / 5)

加入书签

可牧,位置绝佳,也可以考虑建城事宜,不过那些都是百年大计,倒不必急於一时。

    但在金山脚下建城,却迫在眉睫!”王玄策说到这里,语气也变得尤为严肃:“在臣看来,突厥必须彻底掌握在大唐手中,而大唐想要维持对这片土地的统治,就必须花费大量的心血。”

    “你小子……”楚王殿下发现自己的好家臣居然开始跟自己动心眼子了,虽然心眼是好的,但大可不必:“你小子该不会是想替本王谋後路吧?”

    楚王殿下这一句话说出口,顿时令帐内除王玄策以外的其他人开始汗流浃背。

    但王玄策却是问心无愧:“楚王殿下,我是您的家臣,您要当贤王,我自然会是贤臣,可贤臣永远是排在家臣後面的,故而臣觉得此举并无不妥。

    况且您要知道,如今我大唐国内土地吞并严重,五姓七望丶关陇世家,这些都是吃人的饕餮,在他们的压榨下,中原百姓的日子并不好过。

    这是危机,同样也是契机——咱们可以让关中百姓迁居到草原,开始适应放牧的生活,如此一来,既可以减少国内因为土地引发的矛盾,又可使得五姓七望丶关陇世家在放松警惕的同时,适当的松一松他们捆绑在大唐百姓身上的枷锁,你觉得这样不好吗?”

    这一刻,楚王殿下彻底震惊於王玄策的智慧。

    正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注2)

    对於王玄策向自己献策如何平灭突厥,楚王殿下会感到欣喜。

    但王玄策就是王玄策。

    这个不世的的绝世天才,在短短半日的时间内,已经想好应该如何将大唐国内的土地兼并问题丶朝廷和五姓七望丶关陇世家之间的矛盾,借收服草原之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