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泥沼(2 / 3)

加入书签

文彦博那般宰辅之才,但在中下层武职与实务官职中却有不少子弟。

    他们开始变得更加勤勉,力求做出实绩,至少也要不拖后腿。

    苗父对族中子弟的训诫也变成了一切围绕未来,一切给殿下让步。

    什么“我等虽无擎天之能,却可做殿下基业下一方磐石”啦,什么“谨守本分,实心任事,便是对殿下最大的助力”啦。

    完全就是开始向皇子外家的标准看齐了。

    比起苗家,真定曹氏的反应堪称沉稳老练,曹家作为顶尖的勋贵将门,政治嗅觉极其敏锐。

    曹家也不玩虚的,不仅在朝中与曹家关系密切的文官御史开始发力引导舆论,还直接将历年与西夏,辽国交锋的经验,对边防线利弊的分析,系统整理成册,通过曹皇后之手,不着痕迹地送到殷灵毓案头。

    既展示曹家的价值,也是实实在在的投名状。

    虽然殷灵毓不是曹映锦的女儿,但名分上也可以算是啊!殿下也得叫中宫一声母后,四舍五入怎么就不是他们曹家的外孙女了?

    支持自家孩子天经地义好吧!

    曹家世代将门,比文官更清楚大宋面临的边防压力,一个平庸的君主无法带领大宋扭转在军事上的弱势,如今有会维护狄青,对武将态度友好的殿下,官家态度也坚决,他们自然愿意早日投资。

    张府。

    自那日张尧佐在包拯府前被当众斥退,颜面扫地后,张家的门庭便肉眼可见地冷落下来。

    张尧佐更是称病告假,连衙门都不敢去,生怕同僚那似笑非笑的眼神和背后的指指点点。

    张母绞着手里的帕子,不甘道:“你倒是再想想办法啊!难道我们张家就这么认了?璃溪那丫头如今是铁了心不认我这个娘了,连宫门都递不进话去!”

    “可……可那终究是我的亲外孙女,是咱们张家的血脉啊!如今殿下这般得势,眼看前途不可限量,我们难道就只能干看着?”

    张母自欺欺人的想着自己对女儿曾经的付出,越说越激动:“当初若不是我们送她入宫,她哪有今日的富贵?如今翅膀硬了,就想把娘家一脚踢开?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张尧佐本就心烦意乱,听着张母这近乎异想天开的话,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一拍桌子,霍然起身,指着曹氏,呵斥道:“嫂嫂!你还在做什么春秋大梦!还见外孙女?你当宫里是什么地方?你当官家和娘娘还会信我们吗?!”

    “如今满汴京城都知道我们张家是趋炎附势,不知进退的小人!包希仁那日在府门前骂得还不够清楚吗?!”

    “‘搅扰宫闱’、‘轻慢公主’!这名声已经臭了!你我还敢往跟前凑?是嫌命太长,还是嫌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