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太师归来无声息,帝王成长惊故人(2 / 3)
速度很快,却不潦草。
每一份奏折,他都看得极认真,时而皱眉,时而舒展,显然,已对这些繁杂的国事,驾轻就熟。
就在他,准备拿起下一本奏折时,他握着朱笔的手,猛地,停在了半空中。
他缓缓地,抬起了头。
看向了,书房门口,那个不知何时,悄然出现的身影。
青衫,布衣,神情散淡。
仿佛一个,远游归来的,教书先生。
耶律德华的瞳孔,在看清那张脸的瞬间,骤然收缩!
震惊,愕然,不可置信……种种情绪,在他的脸上,交替闪过。
但,那也只是一瞬间。
下一刻,他便已恢复了镇定。
他缓缓放下手中的朱笔,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而后,走下御阶,对着那个身影,恭恭敬敬地,长身一揖。
君臣之礼,无可挑剔。
“学生,恭迎太师回京。”
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再无半分,当年的惶恐与依赖。
“起来吧。”
陈凡的声音很淡,他随意地,打量着这间,比他离开时,更显威严与秩序的御书房,目光,最后落在了耶律德华的身上。
“看来,我不在的这些日子,陛下,当真,是长大了。”
这句称赞,听不出是褒是贬。
耶律德华直起身,脸上,露出一抹恰到好处的,谦逊笑容。
“国事如逆水行舟,学生,不敢有半分懈怠。”
他没有问陈凡去了哪里,经历了什么。
而是,重新回到了御案之后,将一份刚刚批阅完的奏折,双手,呈递了过来。
“太师,这是关于明年开春后,对西境用兵的方略,学生斗胆,做了一些调整……”
他开始,有条不紊地,向陈凡,汇报着他离开这段时日以来,北莽的各项国策。
从军备整顿,到民生新政。
从官员任免,到与离阳的暗中交锋。
他的言语间,既有对陈凡这位“太师”的,发自内心的尊敬,却也,隐隐透出一种,属于帝王的,自信与决断。
他在汇报,也是在,展示自己的“成果”。
他希望,得到这位,如神似魔的太师的,认可。
陈凡,没有接过那份奏折。
他只是,静静地听着。
直到耶律德华,将所有事情,全部说完,整个御书房,重新陷入了安静。
年轻的帝王,站在那里,看似平静,但那微微绷紧的,衣袖下的手掌,还是暴露了他内心的,一丝紧张。
他在等。
等候着,这位一手将他扶上帝位,能与仙人论道的太师,给出最终的,评判。
然而……
陈凡,却只是笑了笑。
“做得不错。”
他点了点头,语气,就像一个长辈,随口夸奖了一句,功课做得很好的晚辈。
然后,他便话锋一转。
“我在南边,武当山下,遇到一个,练剑的少年。”
陈凡自顾自地,走到一旁的椅子上坐下,给自己倒了杯,已经有些凉了的茶水。
“他很笨,一把剑,练了十年,连最基础的劈砍,都做不好。”
耶律德华愣住了。
他完全没料到,陈凡会说起这个。
“……但他很快乐。”
陈凡抿了一口凉茶,目光,仿佛穿透了这皇城的宫墙,看到了那个,在溪边,执着挥剑的,单薄身影。
“我还吃了半块,能硌掉牙的麦饼,味道……其实还行。”
他没有提,一句“武当论道”。
没有说,半句“三仙叩天”。
更没有,去点评耶律德华的任何一项,治国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