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江南立周兴文教,人间愿力化神篇(3 / 3)
友碗里。
一个富家子弟,原本仗势欺人,在学堂里读到一位边军小卒,为了一句承诺,千里背负战友骨灰还乡的故事后,第一次对自己家的仆人,说了声“谢谢”。
一个死了丈夫,想要寻短见的寡妇,在“人间殿”官员的探望下,得知自己丈夫生前默默资助三名孤儿的事迹,被刻上了乡里的石碑,她抱着石碑,哭了一夜,第二天,重新燃起了活下去的勇气。
没有惊天动地的变化。
但一种新的风气,一种以“守护”为荣,以“奉献”为贵的风气,就像春天里最不起眼的野草,在江南的每一个角落,悄无声息地,却又无比顽强地,生根发芽。
金陵,皇城之巅。
徐凤年闭着眼,迎风而立。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
那从四面八方,亿万生民心中汇聚而来的力量,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去,他从百姓那里得到的“香火气”,驳杂不堪。
里面充满了贪婪的祈求,恐惧的哀嚎,自私的愿望。
而现在。
一股股全新的“愿力”,涌入他的体内。
这股力量,不再驳杂。
它纯粹,温暖,带着一股百折不挠的坚韧!
那是发自内心的感激。
那是油然而生的敬佩。
那是“我也要成为那样的人”的信念!
徐凤年知道,自己走对了。
这条路,很慢。
慢到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但他脚下的根基,却前所未有的坚实。
他缓缓睁开眼,望向遥远的北方。
那里的天空,似乎永远被一层阴云笼罩。
“陈凡,你的路,是向外掠夺。”
“我的路,是向内凝聚。”
“看看吧。”
“一百年后,是你那冰冷的钢铁舰队先一步凿穿天穹。”
“还是我这由亿万人心铸就的‘人间长城’,先一步……笼罩人间!”
南方的巨轮,没有轰鸣,没有黑烟。
它在无数孩童的琅琅读书声中,在无数凡人朴素的善意里,安静地,沉稳地,驶向了另一条名为“人本”的,截然不同的航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