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未来一个德行(2 / 4)
段话。
“地中海”
的学历其实并不高,只是听出来这是火星语,却没听懂几个单词。
也不怪他,学校里根本就不教受火星语。
毕竟地底的学校教育资源有限,除了地球通用的中文和汉字,就只教受太阳系通用语。
这年头翻译工具可以说尽善尽美,很少有人再去学习繁琐的外语了。
“你再说一遍。”
地中海作为一名教师,即便是个“不学无术”
的教师,也勉强算是半个公务员。
在六百米深的地下,算得上是中产阶级中收入较高的,自然也买得起翻译服务,毕竟但凡不用人工的东西都很便宜。
他打开个人终端的翻译功能,顿时就听懂了仇万山叽里咕噜的火星语。
说起来这火星语还跟二十世纪的世界语有关系,当年有人认为世界上各式各样的语言都有很多的缺陷和歧义,于是结合了多种“普世语言”
生造了一种他们认为更精准,没有多音字,没有歧义的语言,并想要推广它。
他们当然是毫无疑问的失败了。
然而当人类大范围殖民火星的时候,一些人再一次将创造一门新的语言提上案头。
不仅是希望能让语言更精准,没有歧义,同时也是为火星的独立做一些铺垫。
他们也失败了,虽然火星语确实成了火星公民的普世语言,但这语言发展至今,绝称不上是精准,也谈不上没有歧义。
毕竟语言这东西,本身就充满了抽象和不准确……其实人类的大脑就是个抽象的东西,想要用抽象的脑袋创造一种具象的语言,这是做不到的。
……除了计算机的语言。
但计算机的语言没办法表现很多东西,比如哲学,比如梦想。
所以人类也没办法完全用计算机的语言交流,除非人类都活成一具具机器。
顺便一提,借此想要独立的想法同样遭遇了失败。
但创造一门语言这种想法被后来更多的殖民星球学会,于是在航空科技爆炸的年代,各个殖民星球上诞生了大量“新的语言”
。
也伴随着这些语言诞生了很多新的文化。
太阳系通用语同样是一门新的语言,集合了绝大多数顶级的语言学家,也仍然做不到将一种语言变得普世且精准。
如今进入三十一世纪,每个人的个人终端上都可以加载任何人类语言的实时翻译,虽然谈不上完全准确,但也几乎可以做到无碍交流,所以除了专业的翻译人员以外,学习外语的意义已经变得极低。
仇万山学了很多外语,原因却很简单,这是他能在社会底层能够有条件学到的——最廉价的知识之一。
知识是无价的。
但知识是有价格的——这不是一个病句。
知识不仅标有价格……
且昂贵。
仇万山侃侃而谈:
“地球史我已经倒背如流,上你的课程完全没有意义。
你对于历史的掌握程度,甚至还不如我念小学时的水平。
水平低其实并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你这一瓶子不满,却非要半瓶子晃悠的嘴脸,实在是让我看得心烦。”
地中海正待发怒,仇万山立即又换了种语言。
“……!
¥¥……”
全班鸦雀无声,不明觉厉。
地下六百米,已经算得上是贫民窟中的贫民窟。
贫民窟里来上学的学生,又能高贵到哪里?
教室里尽数都是贫民子弟,购买了翻译服务的更是绝无仅有。
毕竟大部分全沉浸网络社区都自带了翻译服务,而现实中的翻译服务即便是价格并不昂贵,却也不是这帮子“无产阶级”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