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他们想让我们互相怀疑(1 / 3)
冰冷的玻璃窗隔绝了外界的喧嚣,却隔不断评估室内凝滞如水银的空气。
苏明心平静地注视着对面的女人,她叫李薇,是陈昭仪最得意的门生。
那双眼睛,和她的老师一样,锐利、审视,仿佛能穿透血肉,直抵灵魂最深处的隐秘。
“苏小姐,你主动申请这次独立评估,我很意外。”李薇的声音公式化,听不出情绪,“尤其是在那段伪造视频曝光之后,公众对你的精神状态,抱有更多疑虑。”
苏明心微微颔首,指尖在扶手上轻轻划过,没有丝毫的紧张。
她坦然得像是在讲述别人的故事:“那段视频,的确动摇过我。”
李薇的笔尖在纸上顿住,抬起眼,流露出一丝兴趣。
“我花了很长时间,才从姐姐的光环和阴影里走出来,学着发出自己的声音。但那视频,就像一面扭曲的镜子,突然照向我。”苏明心的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它让我害怕,怕我所做的一切,所说的一切,真的只是姐姐无意识的回音。怕我所谓的独立,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模仿。”
她的诚实,远超李薇的预料。
这不是一个精神脆弱者在寻求庇护,而是一个清醒的战士在剖析自己的伤口。
“那你为什么还要继续?”李薇追问,语气不自觉地柔和了一分。
苏明心没有立刻回答。
她侧过头,望向窗外。
夜幕已经降临,不远处的“明心社区”灯火璀璨,像一片温暖的星海。
那是她亲手点亮的希望。
“因为我看见了。”她收回目光,眼神里燃着一簇从未熄灭的火,“我看见那些曾经和我一样躲在暗处的人,因为我的坚持,而敢于走到阳光下,哪怕只是试探性地伸出一只手。我看见他们因为我,而敢开口说出自己的故事。李医生,如果我的声音真的是回音,那现在,它已经激起了无数真实的回响。为了这些回响,我不能停。”
李薇久久地凝视着她,最终在评估报告的结论一栏,写下了清晰而决绝的字句:“人格独立性明确,既往创伤经历未对现实判断力构成影响。”
几乎在同一时间,数百公里外的议会大厦内,一场闭门听证会正进行到白热化阶段。
顾承宇冷静地听着一位人大代表的发言,此人是“受害者家庭关怀法案”最激进的支持者之一,然而他的提问却让顾承宇的眉头越锁越紧。
“顾总,我们都同情苏明心小姐的遭遇,但基金会是否考虑过,她的部分记忆存在模糊甚至缺失?这在司法实践中,会否成为被对手利用的漏洞?”
“针对这种记忆创伤,基金会是否有预案,确保证词的‘纯净度’,避免被暗示或引导?”
问题个个精准,刀刀都刺向苏明心记忆中最脆弱的环节。
更让顾承宇心头一凛的是,对方的用词、逻辑,甚至是一些特定的短语,都与他通过特殊渠道获取的“清源智库”内部风险评估文件,有着惊人的相似度!
他没有当场发作,只是不动声色地回答了问题,脸上甚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凝重与认同。
散会后,他立刻授意律师团,向相熟的几家媒体“不经意”地放出风声。
“明心基金会内部正在讨论一个极具前瞻性的课题,可能会联合顶尖法学和心理学专家,启动‘双生子人格的司法认定标准及证据采信’的专项研究。”
消息如一颗投入深水的石子,无声无息,却激起暗流。
次日清晨,叶小棠的监控系统便捕捉到了一条高危警报。
那位人大代表的首席秘书,用一部全新的加密手机,拨出了一串境外号码。
通话内容被实时截获、破译,只有简短的一句话,却让叶小棠的眼神瞬间变得冰冷:“目标已咬钩,等待下一步指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