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朝廷为什么没钱(2 / 3)

加入书签

妙,一把抱住张岳,口中说道:“张老师,不至于!不至于!哪个班没有人管,就把我放哪个班!”

徐天赐丝毫不怕,他嚣张地说:“杨植是我异父异母的亲兄弟,来年要考进士入阁为相的人!怎么都得进国子监重点班,每天刷题到亥时的那种!”

后面排队报到的众学生发出来更大的哄笑。

踏马的,武夫就是无脑,不分场合不分人乱说!

杨植涨红了脸对张岳说:“那就折个中,我去一个不好不坏,不是重点班也不是放牛班的班级去!”

报到后,杨植和徐天赐在国子监逛了一圈,决定不住国子监宿舍。徐天赐拍胸脯说自己家里有的是地方,已经腾了一个小院子给杨植住,并安排了一个老妈子定期给杨植洗衣打扫卫生。

两个人逛过之后,徐天赐说已经在秦淮河的酒楼订了一个雅间,为杨植接风洗尘,说着给杨植一个“都是男人,你懂的”眼神。

杨植沉吟一下,说道:“叫上张学正吧!”

徐天赐大叫:“叫上这个无用的书呆子干嘛?他又没有君恩!”

“你对进士老爷一无所知。”杨植道:“哪天皇爷记不得这事了,人家马上就能原地升官。倘若他就地转到南京当个五品御史,弄你就像捏蚂蚁一样。”

张岳在北京或在南京,平时只和几个泉州籍进士文官来往,大概因为闽南语乡音的缘故吧。

今晚是张岳有生之年第一次和一个纨绔武官一起宴饮,徐天赐叫了三个妹子,把其中之一往张岳怀里一推。

福建是朱熹战斗过的地方,理学重镇,那里出来的读书人可想而知。张岳怀中抱着温香软玉,耳边听着甜言蜜语,眼里看着花容月貌,不禁目瞪口呆,问杨植道:“歹势啦,这合乎周礼吗?”

杨植笑着说:“公虾米,我的本经就是《礼经》,你放心,我来之前查了《礼经》,周公说可以!”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杨植见张岳放开了,便问道:“张学正是泉州人吧!泉州是大明对外贸开放港口,海贸情况如何?”

张岳面带憧憬之色:“每日千帆竞发,船舶云集,外洋商旅络绎不绝!”

杨植很关心地问一些细节,但张岳一心只读圣贤书,对泉州港的运作不甚了了。

徐天赐插不上嘴,见冷落了自己,开口道:“杨兄弟莫非对海贸有兴趣?尚春是提督福建市舶府太监,一向在泉州,今年刚升为福建镇守太监,你若有心,我帮你牵线,自古太监、锦衣卫是一家!”

杨植却没有回答,笑咪咪反问徐天赐道:“徐指挥使对自己可还满意?”

徐天赐虽喝多了点,但人间清醒地说:“老爷子给我讨了一个指挥佥事后,前年就过世了,本以这辈子就这样,皇爷的恩典不又是随便给的。没想到我靠我自己,啊,不,在杨兄弟的协助下,我擒获朱宸濠死士三百,凭军功挣了一个指挥使!”

张岳贬到南京后,也听过沸沸扬扬的刘琅谋逆大案。乔本兵在南京城里大索几日,城门、街市口挂满了朱宸濠死士和刘琅家丁的人头,只是其中内情少为人知。听两人对话,竟然是面前两位锦衣卫的手笔,不由得对两人刮目相看。

却听杨植说:“你想不想位列三公,超过你的好大兄?”

徐天赐的老爸老魏国公徐俌已经过世,现任魏国公是徐天赐的兄长徐鹏举,徐鹏举因为也只有二十出头,没有担任南京守备大臣,目前给南京守备大臣成国公朱辅打下手,处于实习阶段。

按常理,徐天赐讨到指挥佥事就到头了,因为徐鹏举也有自己的儿子,要舔着脸向皇上讨指挥使给自己无望袭爵的非嫡长子们。

没想到天上砸下大馅饼,杨植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