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真人(3 / 4)

加入书签

杨植听到“净身”二字,打一哆嗦,不堪回首的往事涌上心头,连忙道:“打住!打住!你根本不懂圣上需要什么,千万不要弄巧成拙!”

邵元节脸一红,想到对方天下第二的身份,嗫嚅问道:“那圣上需要什么?”

杨植喝道:“没有人比我更懂圣上!你见过圣上后,不要搞点石成金、炼铅成银、驱魔除妖这些操作!

圣上所求者,不过长寿而已!你炼些丹药给圣上,教圣上斋醮超度,祈福禳灾即可!

再确认一下,呼风唤雨的法术,你可在行?”

邵元节有些气短,回道:“这个没有问题,贫道学得符箓之术,祈雨召雷屡有应验。”

杨植的前世有位道家专业的博士,展示过一些道家方术。杨植便相信了邵元节,点点头对戴义道:“戴老公先安排邵真人在南京住下,此事不要张扬,以免招致前任刘琅之祸,明年我会来信,选一个合适的机会让邵真人北上。”

又对邵元节道:“你到了北京,有什么疑惑就来找我,我包你五年内挂上尚书衔,父母同恩,封妻荫子!”

戴义、邵元节两人目瞪口呆。哪怕是文曲星下凡,也不至于这样说大话吧?

杨植脸不红心不跳地喝口茶,看看这两个人的神色,对戴义道:“我有一个朋友叫刘羌栋,是凤阳府的举人,想接一点南直守备的运输生意,明天我把他和涂惟带过来……”

几日后杨植按规矩单身前往北京,到翰林院报到,分到了一套小院宿舍。

翰林之所以被称为清贵华选,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太祖高皇帝给官员的薪水实在低,如果不是家里不断资助,应该没有人肯当翰林。幸好翰林的老家都享受到了各种士绅特权,能收不少田地商铺,再源源不断往北京寄钱来,否则翰林们早饿死了。

翰林苦寒,但京官还好,来求六部办事的地方官员都会识相地送银子;另外,朝廷拨给卫所的例常军费、地方的建设款项,内阁批准要分一成润,户部过账要分一成润,兵部、工部下拨要分一成润,诏书写拨一百万,底下能到手七成已经是朝士老爷开恩。

就连礼部都有来钱的路子。礼部每个月向北京的行院对歌舞伎收保护费,来了外藩使团就开口向使臣索要钱财。前几年朝鲜使臣崔溥出使大明却被风浪吹到浙江,好不容易从浙江来到北京,结果礼部官员直接开口问崔溥讨要人情,说铜钱或土布都可以。崔溥一行人实在没有钱,只凑了十个铜板,礼部官员把铜板扔到地上,骂骂咧咧走了。

杨植来北京一个月,对大明朝廷大失所望,深深地怀疑自己穿越到了一个错误的大明。为什么其他的穿越者来到的大明不是自己的大明?他们穿越小说不是这么写的!

自己穿越的大明朝廷,年年财政入不敷出,京官除了靠老家年年送银子来,其他全靠截留朝廷下拨给军队、地方的款项过日子!

这大明吃枣药丸!

杨植身为一名翰林院新人,本来就没有任何具体工作,在经筵上给嘉靖翻书递书积累功劳的好事也轮不到他。

杨植进翰林院的第一天,就直奔国史馆在里面翻了一天的旧档案。柯亭里扯淡的前辈们见多了其他部门刚参加工作的新人一进办公室就扫地打水擦桌子表现自己,杨植身为一个新任编修,先去国史馆读书很正常。所有的翰林第一天报到时都这样,扑进国史馆就像猴子扑进香蕉林一样。

杨植来到国史馆永乐年间的档案室里,先找到成化年间汪直想求之不得的太宗征安南的档案,满满一大箱。杨植翻了一个时辰,满意离开。

但最大的惊喜是角落里有一个落着厚厚灰尘的箱子,里面居然有三宝太监七下西洋的档案!

这些档案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