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往事如烟(2 / 3)
p> 鞑子那边的活不下去的人跑咱们这边,给将官士绅当亲军当家丁卖命,又忠诚又便宜又好用。辽东将官的亲兵是女直人朝鲜人,东南将官的家丁是倭人,西北将官的侍卫是鞑子回贼,西南将官的护卫是山蛮。
两边的苦哈哈只要胆子大,跑到对面都能过上好日子,你说这是什么事!”
杨植沉吟一下回道:“其实这个事对大明不利。蛮夷跑过来的只能卖自己的烂命,只对将官有益;而我们这边跑出去的可以教蛮夷匠作、农耕、用兵,对他们整体有益。只恐华夏复晋、宋以夷代夏之故事。”
杨一清叹口气道:“杨掌院、姚侍讲,你们都是三鼎甲,大明最聪明的人,这次跟老夫到西北,看看有什么办法!”
因陕甘宁催得紧,杨一清并未在大同多停留,次日即带队西渡黄河来到延绥镇。
延绥镇总部设在榆林,杨一清挂兵部尚书和左都御史衔总制陕甘宁三边,到了这里才是真正属于杨一清的辖区。
杨一清一到榆林就召见延绥镇将领开会,杨植则前往府谷拜见王琼。
“三年前若无晋溪公,晚辈可能被杨廷和安上江彬余孽罪名打入大牢削去功名,请受小子一拜!”
杨植恭恭敬敬地把王琼扶到椅子上,给王琼磕了三个头。
王琼当年举荐王阳明、乔宇,顺带救了杨植,没想到杨植居然考中榜眼,立下军功。
他扶起杨植道:“往事不堪回首,但失败了就要认。老夫虽然被追夺出身以来文字削去官身,好歹算留了一条命。大行武宗皇帝的手下,哪个不是身死名陨,世世代代不得翻身!”
杨植给王琼倒了一杯茶,安慰道:“晋溪公在绥德卫留着有为之身,必有东山再起之日!”
王琼叹口气道:“老夫已经六十五岁,还能有什么想头?老死陕北也好,尸骨一过黄河就到了太原,省得家人麻烦!”
杨植连忙岔开话题道:“前辈可以讲一下当年怎么回事么?你怎么会被被朝臣痛恨到廷议处死?”
王琼沉默半晌,道:“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老夫在陕北想了三年多才想明白。其实根子自黄巢变乱就埋下来的,大明自于少保执政后,天下权势已经转移,谁挡谁死!”
杨植从来没有想过这么深远的事,闻言精神一振,道:“晋溪公!晚辈甫入仕途,可否指点晚辈一二?”
“黄巢之前,是皇帝与士族共天下,官员皆从士族选拔。那唐朝每每五、六名士族同朝为相,文武皆有,互相制约!像我山西裴家,每代都出几个公卿!
那黄巢尽杀士族后,至五代十国,已是兵强马壮者为天子,武夫当国战乱不休,他们又杀了一轮士族,至宋时已无士族平民之分,于是宋朝只能以科举选拔官员,所谓的宰相必用读书人,不再有武人为相。
华夏至宋朝,权力格局完全一变!之前的朝廷犹如合伙商社,皇家为天下之大股东,士族为中小股东入朝当官,与皇家共治天下。自宋朝始,皇家为天下唯一股东,官员皆是商社的管家与领班!
我皇明太祖分封子孙于边荒之地拱卫中原,又许以武勋与国同庥,不过是想恢复汉唐权力格局,以武勋为小股东,以文官为管家领班!
不料建文在文官唆使下削藩,逼反太宗。太宗在武勋、太监的帮助下靖难登极,为防有藩王再行反叛,太宗尽削藩王兵权、政权,使天家之股份完全归于嫡系。
土木堡之变后,天家与武勋的军权尽失,天家更是丧失人事权、政权,这些权力尽归文官所有。
那乔白岩对两朝天子忠心耿耿,但是只要今圣想要人事权,连乔白岩都忍不了,何况其他人!
老夫帮武宗掌握军权,怎么能不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