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下大棋(1 / 3)

加入书签

郭勋看到老熟人李福达即将被解送北京,似乎吓怕了,赶紧上疏自劾求退。他求退的理由清新俊逸,曰“即今太平盛世,固当任文臣所为。”

科道看过郭勋的自劾疏,气不打一处来。郭勋把交通谋逆的罪行一笔带过,装可怜说是文官为所欲为打压武臣。大家议论过后,认为教唆郭勋把事实判断说成价值判断的人,至少有榜眼的策论水平。

嘉靖在小朝会上当着其他御前大臣安慰郭勋道:“武定侯世有勋劳,朝廷把兵政交给你是信任你,不会因流言而怀疑你!你用心操练人马,不要求辞。”

郭勋以退为进,终于摸到了嘉靖的底。

比郭勋更聪明的人还有,也摸到了嘉靖的底。

嘉靖五年六月底,在席书再三举荐杨一清,杨一清再三辞让后,嘉靖终于下敕书征召杨一清为武英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少师、太子太傅衔入阁。

内阁大学士的等级按华盖殿大学士、谨身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这么排的。杨一清在正德年间入过阁,二进宫即使不做首辅也能做个次辅,如今在内阁的排名居然最末,席书因此上疏为杨一清鸣不平,指责费宏有欺罔之罪。

杨一清心里门儿清,上疏自谦曰“如臣不肖,位已踰涯”,“费宏供事内阁已久,臣刚被征召,纵使官秩与费宏相等,亦当排名在下”。

为了打造一个立场坚定、作风优良、团结务实的班子,嘉靖在建极殿后的平台召见了四位内阁大学士,杨一清入阁的时间仅次于费宏,却很谦虚地走在最后。

嘉靖勉励了四位阁老,还为四人各写一首诗相赠。其中写给费宏的七言古诗长篇大幅,把费宏比成皋陶、伊尹、傅说这种上古贤臣。

费宏捧着御笔手书的诗章眼睛湿润,下拜哽咽道:“臣本鲁钝,老朽衰病,蒙陛下不弃,敢不竭诚尽力,肝脑涂地!”

费宏少年状元出身,四十四岁即入阁为相,入阁后曾有起落,今年未到六十。嘉靖唏嘘不已,慰勉费宏道:“费老先生年轻力壮,才识通达,忠清公正,功在社稷!”

其他三名阁老一一谢恩,告辞回去。按规矩,这四人得明天写一首和诗交给嘉靖。

费宏回去以庆贺嘉靖赐诗的名义把十多名兄弟子侄、心腹门生、江西老乡召到府第宴会。费寀夏言等人朝正堂供奉的御笔诗拜了拜,坐下来吃席。

席上欢声笑语,满座皆欢。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来到书房,老仆给大家端上茶水。“此雨前白眉茶也,茶树乃陆羽晚年隐居广信府时亲手所植。”费宏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杯中茶叶:“北京水质不好,烹煮之后水垢甚多,只有老家茶山寺的泉水才配得上白眉茶。”

夏言惊讶道:“首辅有思莼之意么?”

一言即出,举座哗然。费宏澹澹道:“一朝天子一朝臣,总把新桃换旧符。

想当初大行武宗皇帝亦是这样: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

今圣第三年扫荡了朝堂,今年年底必对内阁除旧布新。昨日圣上平台召对,杨一清走在最后,那石珤、贾咏及老夫,都要被扫地出门了!”

心腹们点头叹息,费寀道:“那杨一清应该也呆不长,现在只是过渡,等张璁、桂萼、席书功劳足够再退位。”

“这不是重点!”费宏喝道:“圣上必借张寅案又一次扫荡朝堂,你们老实做人,不要指指点点,免得被圣上杖毙。”

一名御史迟疑道:“江潮前辈与在下交好,干才卓着,能不能想办法把他摘出去?”

费宏目光锐利看着那御史:“你想怎样?你千万不要给江潮写信,锦衣卫已经去山西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