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潜艇(5 / 6)

加入书签

舰。

    在潜艇的尾部,安装着一台功率高达33千瓦的汽油发动机以及一台以蓄电池作为动力的电动机。

    这两台动力设备可以自由切换,在水上航行时,因为有充足的空气帮助燃烧,动力更强的汽油发动机就成为潜艇的首选。

    在水下因为不能获得空气中的氧气的原因,汽油机就完全失去了作用,这时候就能切换电动机作为动力。

    潜艇的体积还是挺大的,预计能够容纳7名作战人员。按照潜艇的设计,该艘潜艇的最大下潜深度可以达到30米,这样的深度能够有效防止敌人的军舰发现己方潜艇。

    这个时代的巡洋舰和战列舰的吃水深度都不足10米,这也代表着这些军舰很难发现10米以下的水域的情况。

    潜艇下潜的深度正好是军舰的盲区,在这样的盲区之下,潜艇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

    对于这样的潜艇设计,来自各个行业和领域的专家们又经历了长达数天的探讨,最终确定目前的科技和技术已经无法做到更好之后,这才将这么一份潜艇设计提交给了卡洛。

    当卡洛看到这艘潜艇的设计和各项数据的时候,惊讶的发现这艘潜艇和历史上被称为现代潜艇雏形的霍兰6号潜艇有着高度的相似。

    霍兰6号潜艇是美籍爱尔兰人约翰·霍兰在1898年设计的第一艘结合汽油机和电动机的实用潜艇,奠定了现代潜艇动力的雏形。

    研发出这艘潜艇的约翰·霍兰本人也被称作现代潜艇之父,他对于潜艇行业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

    西班牙花费大精力研发出这样一艘潜艇,虽然让卡洛有些惊讶,但仔细想想也不奇怪。

    约翰·霍兰之所以设计出一艘汽油机和电动机共存的潜艇,实际上也是时代发展的必需。

    之前也提到过,法国的电鳗号已经在十多年前尝试过用电力作为动力,电力作为潜艇动力也是目前时代的唯一选择。

    不管是蒸汽机还是内燃机,燃烧的时候都是需要空气中的氧气参与的。潜艇在水面上航行的时候还好,空气中的氧气是源源不尽的。

    一旦潜艇潜入水下,想要再获得氧气就难如登天。此时的蒸汽机和内燃机都无法为潜艇提供动力,不需要氧气就能提供动力的电动机是目前唯一的选择。

    但是光用电动机也不行,因为此时的电力技术并不成熟。如果只使用电动机和蓄电池作为动力系统的话,那么这样一艘潜艇的水下航程和水上航程都会局限到不足100海里。

    这也是约翰·霍兰采用汽油机加电动机双动力系统的原因,同样也是西班牙的造船专家巧合地使用这样的动力系统的原因。

    说白了,这样的设计并不是取巧,而是这个时代潜艇发展的必须。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