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这房屋模型吃撑了吗?我要怎么处理它?(6 / 8)
nbsp; 看到最后,他忍不住给导师打了个电话:
“老板,做这一套保护方案,你评估过成本了吗?有人出钱吗?”
“那肯定有啊!”
老教授答得十分干脆利落:
“我和甲方沟通过了,和学校也沟通过了。甲方愿意出钱,学校也同意出一部分经费,让我单独做一个课题——”
嗯,大概就是《潮湿环境砖石遗址“气相补水—湿法保护”的尝试——刺桐市明代民居宋末遗存的保护策略和工程实践》这样的论文吧?
老板还是老板,短短几天时间,甲方搞定了,上面发课题的组织也搞定了。沈乐默默给导师点了个赞:
“那就行了。老板,我把这院墙的历史资料发你了,写解说、定做牌子的事儿,你让人去干,我动手施工啦!”
有一说一,有了施工方案,仅仅是动手的话并不难。先在地面上定点,进行预埋件施工。
按照一般施工规范,为了保护古建筑,施工当中尽量采用非侵入式固定,比如优先使用化学锚栓,严禁在文物本体上钻孔;
但是,到了沈乐这里,他手里拿着碳纤维支架,往墙上一放,或者往地上一插。
墙砖缝隙当中,地面缝隙之间,自然而然地敞开一条通路,让他把东西插进去。小墨斗在他旁边大叫:
【抬高一点!抬高一点!】
【往左!往左!过头了!往右!再往右一点!】
【好!就这样!沈乐你等一等,我让他们过来打药剂!】
“郑墨你去看着他们,我这里没问题的,我有激光校准帮我的忙呢!”
【哼!激光校准哪有我厉害?】
“激光校准的标准是,误差≤2mm/3m,你确定你做得到?”
【哼!这有什么难的!】
小墨斗精神抖擞,铅坠一甩,墨线立刻缠绕了上来。沈乐笑着松开手,把掌控支架方向的工作交给它,自己集中精力对付砖缝:
“长!长!长!长好!很好,严丝合缝,全部咬住了!再多注入一点土行力量,再多加固一点,让它五十年,一百年也不动摇!”
上完支架,开始一个个装凹槽,装排水槽和排水管,装电线。
在架子上装监测探头,装高压微雾加湿系统,对了,这个玻璃罩还得是电加热的,虽然有现成的电加热玻璃卖,但是,沈乐必须负责接线工作……
&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