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老教授的爱和指导,真是太沉重了!(6 / 8)

加入书签

  ct扫描完毕的头盔,再一次被放到x光衍射仪,和光谱仪下面,一轮一轮,细细扫描。这一次,沈乐扫描出了更多的东西:

    “上面能看到银原子,应该有银片装饰——不,还有汞元素残存于同一位置,应该是鎏银,用鎏银的方式加工过。”

    “被打碎的断口部分,光谱有些不一样,回头可以取一点样,喷一下鲁米诺试剂——我怀疑上面有人血,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做dna鉴定。

    还有,头盔表面,理论上应该也有血,也可以喷一下。啧,破损锈蚀的头盔,要怎么喷试剂,才能不伤害头盔本身?”

    “这头盔边缘,和头盔里面,应该有软质的衬垫?可能还有绳索之类的,方便固定?”

    “很正常啊,没有这些东西,头盔该怎么戴——现代钢盔都有里衬呢。”白教授理所当然地指导他:

    “你先不急着修啊,先取样,把这些残存物品取出来检验。能找到多少,就找到多少!”

    这……这还怎么取样?

    这玩意儿在沙漠里埋了上千年了!

    沈乐感觉自己脑门子嗡嗡作响。老教授呵呵一笑,又甩过来一迭资料:

    “来,你看看,这是1991年长安北郊汉墓出土的铁甲胄。当时的原始素材,复印件全都在这儿了——仔细看看,人家是怎么研究的!”

    沈乐双手捧过资料,隔壁瞬间向下一沉。资料最顶上,是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只有十四页;

    但是,就着论文的索引,一直翻下去,资料就丰富到了一定境界。从刚刚出土时候,有点异样的土堆;

    到扒开土堆发现的,埋在土里,大量锈蚀的一堆散片;

    再到把散片全都清理出来,按照型式一种一种区分开来,统计数量,称量重量;

    然后,再记录甲片当中,保留着组合关系的相连甲片,以及甲片上残留的编缀痕迹……

    “这也能看得出来啊……”

    沈乐感觉自己的眼睛都要贴到照片上去了。甲片上的锈蚀痕迹很重,非常重,光是看着就觉得脆弱,而且坑坑洼洼;

    当年的前辈,辨认出上面贴丝帛的装饰痕迹,编带装饰痕迹的时候,大概,也是快把眼睛贴到甲片上了吧?

    他一页一页,一张一张照片,仔细观察。从汉墓里扒拉出来的铁甲胄,大体可以分为八个形态,12个类别,总共2857片。

    前辈学者非常严谨,每个形态类别都做了详细记录,测量,称重,拍照。把照片摆在一起,大致就可以看出装饰的区别来: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