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沈乐,你当心嫁衣把你打扮成新嫁娘啊!(3 / 5)
取了一些样品,咔咔做各种分析:
纤维分析!
颜料分析!
胶料分析!
污染物分析!
霉菌分析……
纤维分析要用扫描电镜,还要先用离子溅射仪,给样品进行喷金;
颜料分析要用扫描电镜配套的能谱仪,用拉曼光谱仪,还要用x射线衍射;
把颜料,或者金丝,粘在裙子上的胶料,拿来分析成分,要用热裂解仪和质谱仪;
衣服上的污染物进行分析,要小心清洗下来一点点,用旋蒸仪旋蒸干,用丙酮复溶,过滤完毕,再用色谱仪检测;
霉菌分析更麻烦,要采样、分离、培养、鉴定……
“我是文物修复专业的啊!我不是生物专业,我也不是医药专业!为什么我还要学会养霉菌!”
沈乐仰天长叹。
但是没办法,要做研究,就得这样一点一点来,不但要做实验,还要记录每个实验的结果,要拍无数张照片,然后对照片做记录分析:
“通过显微镜观察,可知嫁衣的经纬线材质均为桑蚕丝,组织结构为五枚二飞经面缎……
经密度为105根/cm,纬密度为23根/cm,经线细度为0.089mm,纬线细度为0.233 mm……
S捻向,属于弱捻……”
沈乐苦哈哈地一样一样记录。在一平方厘米的范围内,数出105根经线,23根织物组织结构,测量精度要精确到微米,简直了!
他的眼睛都瞪肿了好嘛?
但是这些内容,都是文物的重要信息。分析过文物的组织结构,才能遴选工艺相仿的新织物作为修补材料。
退一万步说,没有这些资料,没有这些图片,你拿什么写论文?
所有分析、调查、研究工作做完,才能确定修复的技术路线,啊,一条超级漫长的技术路线。
简单说,要经历熏蒸消毒→记录照相→取样分析→斑点实验→除尘→背衬材料染色→回潮整形→定型阴干→针线法修复。
修补好了还不算完,还要进行包装保护,资料整理,建立档案。
万丈高楼平地起,第一步,熏蒸消毒。沈乐再次打电话给秦医生,请求借他那边的环氧乙烷灭菌设备。
出乎他的意料,秦医生听了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