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这什么古瓷窑特化搜寻犬啊!(5 / 6)

加入书签

p;“邢窑并不是一座窑,而是烧造一种类型瓷器的窑口的统称。

    这片窑区,在太行山东麓丘陵地带,跨州连郡,占地面积相当广阔,大概是南北长约9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的狭长地带……”

    他铺开一张全国地图,几乎不用细细寻找,指尖就准确地点在河北中部的位置上:

    “临城县、内丘县,还有XT市的信都、襄都两区,都有窑址分布。到现在为止,在临城县和内丘县,各发掘出了十几个窑址。”

    那么,这些窑址,是不是我要找的呢?

    沈乐继续盯着赵先生看,心里已经做好了两手准备。赵先生能够提供线索,就先跟着他走,没有线索,就回学校:

    找给他讲课的那位教授,然后拜托教授,找一找考古队那边的一手资料。已经发现的瓷窑,统统跑一遍,看一看是不是他要找的;

    如果不是,再在那片地方,来来回回,一步一步亲自走过去,一平方米、一平方米亲自寻找。

    就不信找不到了!

    南北90公里,东西30公里,也就这么点地盘!他之前,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里找东西,不是照样给他翻出来了?

    正在想着,赵先生站起身,双手合拢,“啪”、“啪”,用力拍了两下。很快,背后一扇小门打开,连跑带滚,赶过来一个……

    一个……

    一个白瓷瓶子?

    虽然只是个白瓷瓶子,也看得沈乐眼前一亮。这只瓶子虽然只有半尺来高,然而折沿圆唇,丰肩鼓腹,曲线优美,圆润如滴。

    瓷胎紧密坚实,釉质光滑莹润,如银似雪。骨碌碌滚过来的时候,每转一个角度,室内的光线,都在它身上笼罩一片光晕:

    那是细细密密的冰裂纹,能开出这样的冰裂纹,说明窑工对瓷釉的细腻程度和火候的把握,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这是邢窑白瓷啊!”

    沈乐弯下腰,向那瓷瓶伸出一只手,瓷瓶用力一蹦,立刻跳到他的掌心。

    凉浸浸,滑溜溜,慌得他立刻双手去捧,捧住了才扭头看向赵先生:

    “这是……”

    “这孩子是当地古窑发掘出来以后,在附近建了博物馆,我在复原的仿古窑炉,用当地材料烧的一炉。108件瓷器,只出了他一个有灵性的,慢慢养到现在。”

    赵先生慢悠悠道:

    “你既然想去找瓷窑,就让他跟你去,帮你指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有古瓷窑的地方,只要不是埋在几十米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