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秘方几代单传要不得啊!会失传的!!!(5 / 6)

加入书签

焰无法留在窑室内,被烟囱很快排空,火焰流动就会速度过快。

    这样的话,十几个小时就熄火了。被烧得半半截截的匣钵,承受不住高温空气流动、不断推动的力量,会发生倒窑,损失惨重。

    可是我亲手摆匣钵的时候,真的只差这么一点点啊!

    我没看出来多大差别啊……

    沈乐一边在心里哀嚎,一边卷起袖子,奋力学习。唉,普通窑工,要经过几十年的学习,才能在窑工序列里一步步上升:

    从“下三脚”的一夫半、二夫半、三夫半,做到“上三脚”的托坯师傅、架表师傅,乃至位置最高的把桩师傅。

    在这个过程中,一次次地被师傅斥责,被师傅抽打,那都是家常便饭。

    一个新入行的一夫半,看到把桩师傅的风光,看到出窑的那些精致华美的瓷器,在想到高薪、受人尊重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也会想到:

    “这得挨多少打啊!”

    很遗憾,就算挨了再多的打,有些位置,生来就属于某几个姓氏,外姓人再努力也升不上去。

    就像陆家瓷窑的把桩师傅,乃至上三脚的几位师傅,代代在陆家人,甚至陆家家主手里流传,外人做得再好也没用,不会给你学习的机会:

    而沈乐这样的,或者是陆家少主这样的,哪怕瓷窑破灭,家族零落,老仆对他的培养方式,一开始就是奔着把桩师傅去的。

    为此,不惜看着他烧废一窑,再烧废一窑,用这么奢侈的方式,让他牢牢记住每一个技术细节……

    做匣钵,摆匣钵,封窑门,选松柴,点火烧火看火。

    沈乐记不得他折腾了多久,只记得他从深夜逃奔,到烧出第一炉成品,已经是雪满山间,再到春暖花开:

    “我终于烧成了吧……”

    他举起手里的小小瓷杯,对光细看。杯身薄如蛋壳,内壁、外壁瓷釉挂满,莹润细腻。烈日之下,隐隐有种透光的感觉:

    “不,还没成。”老家人勉力从床上支起半截身子,仰视瓷杯,眼里透出异常明亮的光彩,却还是艰难地摇了摇头:

    “釉色……釉色不一样……陆家投影白瓷……透影白瓷……”

    他再也说不下去。惊天变故,窑毁族灭,他的家人也毁在那一难当中,带着沈乐逃出,一年时间尽心竭力的教导——

    一场风寒从冬到春,再也没有痊愈,甚至到现在已经起不来床。

    他努力吸了几口气,喉间发出让人心惊肉跳的“呼呼”声:

    “秘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