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拆开船体:还有你这样干活的?(3 / 4)
顶上转了一圈,仍然毫无概念。
没办法,只能把木船的详细扫描结构发出去,场外求助:
“师兄求指教……专家求指教……这拆船从哪里开始啊?”
两封邮件发出去,一封发给沉船博物馆,一封发给江南造船厂。江南造船厂那边的专家,飞快地回复了一张单子:
一张巨长巨长的工具清单。首先是防护设备,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工作服,甚至头盔;
然后是拔钉钳、撬棍、冲击钻、垫木等等,用于拔取船上钉子的工具;
再然后,是各种切割设备,切割机、锯子之类的;
再然后,是各种大型设备,比如吊车,比如叉车……
最后,那位专家干脆发过来一份施工方案表格,帮助沈乐建立施工计划,包括拆解的顺序、阶段和时间表。
关于拆船的书籍,操作手册,设备操作说明书,视频……
沈乐手机上叮叮咚咚响个不停。等他回过神来,邮箱里已经整整齐齐,排列了一屏的邮件,每个邮件都带着大大的附件。
沈乐捂住脑门,痛苦地呻吟了一声:
“这要我学到什么时候去啊……”
光是那些大型设备,就每一样都要单独学,每一样都要单独考证的!
对了,起重机这玩意儿,到底开得进来么?
沉船博物馆那位师兄,足足沉默了三天,没有给他任何回复。
等沈乐拼死拼活,把那本《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绿色拆解回收:法规、技术及实践》肝了大半,感觉自己越肝问题越多的时候,回复来了:
一个一米五长,一米高,包在木箱子里,用物流公司而不是快递公司运送的包裹,送到了大宅门口。
沈乐拆开包裹一看,整个人都呆了:
“师兄,你上哪儿找来的船模啊!这也太大了!”
“怎么样?有个船模拆一拆,大概就有数了吧?”师兄得意洋洋地给他打电话:
“这是根据我们博物馆的考古成果,30:1比例复原的船模!你这个,和它稍微有点区别,但是大致的结构都一样。
你把它拆开,装起来,再拆,再装,来回几次——等能够完整装起来,不会少掉什么零件了,你就知道怎么动手了!”
沈乐:“……”
他在包裹里翻了一遍,翻到一本厚厚的说明书,里面夹的图纸,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