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沈乐:我碰就不行,他们挖就没问题?(2 / 6)

加入书签

p;“这选点挺不错啊!”

    沈乐指出来的几个地方,稍微往旁边挖一挖,立刻就能挖到更丰富的东西。

    比如连片的墓葬,比如罕见的棺木——那时候的草原民族不兴用棺材下葬,棺中人大概率是汉家子民;

    比如被刻意堆起来的京观,虽然上面覆盖了泥土,却能看出堆迭的人头塔;

    比如盔甲残片,武器残片,有钢铁制造的箭镞,有残破的弩臂碎片,也有用石头、骨头做成的箭头……

    光是这些东西,已经能够写出很丰富的论文了,能够证明这里不但有过汉人居住、生息,还曾经有军队经过。

    而当它们星星点点,连成一条线,向远处的山峰绵延而去,它们意味着什么,谁都能看得出来——

    沿着这条路走,前面,道路尽头,有大发现!

    沈乐给指出来的地方真不错啊,路都铺好了,可劲走就行了!

    他们一路挖,一路鉴定,一路前行。越走,队伍里的人越多,不断从国内调科研牛马(划掉)学生和年轻老师过来:

    路边发现的东西也很重要,需要拍照,需要做碳14鉴定,需要做大量实验,挖出来的墓葬和人头,需要做DNA鉴定和颅骨复原;

    但是,这条路的尽头,很明显,有更重要的东西在等着,不能分散力量!

    队伍沿着沈乐标记好的文物发现地点迤逦前行。三十里,五十里,一路奔到山脚下,沈乐站定脚步,往上一指:

    “我觉得,更大的发现,应该在上面!”

    “上面?”

    “峰顶!”沈乐沉沉点头,声音坚定。他仰起头,星星点点的雪花在他眼里旋转,闪亮成一片,如同数千年前焚燎祭天的烈焰:

    “如果会有发现,如果会有最重要的发现——肯定就在峰顶,在这条路的尽头!”

    几个老教授对望一眼。沈乐之前看到的,感觉到的,已经向他们报告过,并且通过特事局的渠道加以验证——

    虽然属于超自然因素的那一部分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是,一路上挖出来的那些文物,已经从另外一个方面,证明了他的说法。

    而现在,他们就要面对这次行动,最终的结局了。不止一位教授翕动着嘴唇,出声,或者不出声地轻轻念着:

    “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

    眼前这座山,就是狼居胥山吗?

    姑衍山又是哪里?

    瀚海是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