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削它!不听话的文物,一定得削!沈乐你说削哪儿吧!(7 / 9)

加入书签

部的酥松部位都没有填充完毕。

    沈乐唉声叹气,又是用放大镜观察,又是制取切片、在显微镜下拍摄横切面、正切面和弦切面的照片,最后,把照片放到群里求助:

    “师兄师姐们求求了,有谁认识林业方面专家的——帮我看一眼,这到底是什么木头?”

    好长一段时间寂静。然后,沈乐在南方认识的,修复古船的那几个博士,纷纷发表意见:

    “不是我认识的木头。”

    “我也不认识。”

    “看形态,看细胞排列特征,不在我认识的范围内。”

    “你在哪里找到的?”

    “塔克拉玛干沙漠里……”

    沈乐唉声叹气。须臾,群里跳起来两个字:

    “胡杨?”

    有方向就好。沈乐按图索骥,翻了一堆资料,长长地叹了口气。

    胡杨,真的是胡杨,活着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烂的胡杨——

    这种大树对沙漠绿洲的水土保持,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就连它们,都被无情地砍伐下去,做成了长矛的矛柄,这种涸泽而渔的方式……

    当年,安西四镇,已经到了多么危殆的地步了啊……

    既然知道是胡杨,那就好办了。沈乐查了一堆资料,请教了当地特事局的员工——当然,是通过他们,请教了当地林业局的专家。

    然后,专门调配了胡杨适配的营养液,开始往里面丢法术:

    “长!长!长!给我长!”

    胡杨矛柄精神抖擞地长了起来。这种树,在沙漠干旱的环境下,生长得非常缓慢,想要长到一根长矛那么长,至少要七八年;

    然而,在水分充足的时候,或者说,在人工灌溉和养护下,它们也可以在二三年内,就长到两三米高。

    此时此刻,它被泡在长长的水槽里,一桶一桶营养液哗哗往里扔,这根树干甚至长得有点忘乎所以:

    “你别长叶子啊!你长叶子干什么!你给我按原来的样子长,长成长矛的形状就可以了啊!!!”

    他劳心费力,不断沟通。胡杨却不停地抽枝条,不停地长叶子,主打一个不听不听就是不听,已读乱回:

    这种在沙漠当中生长的大树,它能顶着连续上百年的干旱长起来,把树根扎到二十多米深的地下,可谓坚刚不可夺志。

    此刻,它没有用树根把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