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带兵好简单——带兵怎么这么难啊!(2 / 5)
; 沈乐默默给自己点了个赞。果然,他掌握的知识是正确的,为了照顾拥立自己的世家大族,孙氏父子承认他们的领兵权,形成孙吴所特有的世袭领兵制——
上行下效,世家大族的统军将领对所统之兵,可以世袭,父死子继,兄死弟及,像他们这些乡下小宗族,至少也能保持完整建制!
大伙儿抱成一团,形成乡党,比起被随便安插到哪里去,补给完全不认识的将军,在战场上的生存率,高得多了!
沈乐带着这支小小的队伍,踏上集结的道路。一路行军,一路千头万绪,忙得恨不得长出八个脑袋:
“注意扎营的地方!别!别在溪边扎营,万一涨水,全都会冲走的!看看水线,水线在这儿,咱们挪到上面去!”
“在上游取水!每一什搭一个灶,所有的水,都要烧熟了,灌进竹筒,决不许喝生水!”
“不许到处解手!挖个茅坑——别靠近水边,在山壁旁边,土层厚实的地方!咱们顺水往下游走,你想喝到你自己的屎吗?”
“看到艾草没有?看到了就顺手采一把,挂在背包旁边!等扎营了,在帐篷旁边烧起来防蚊!”
“打好绑腿……”
“只要来得及,就要烧水烫脚,把脚上的水泡挑破……很简单的,拽一小截头发,戳进水泡里……”
对他来说都是很简单的事情,这些第一次上战场的士兵,划掉,农民,却是样样都要从头教起。昨天教完,今天就能忘掉,还要从头敲敲打打地教起。
沈乐只好努力安慰自己:不识字的农民是这个样子的,当年袁世凯小站练兵的时候,士兵们还左右不分呢,喊一声“向左转”都能转错一半……
但是,哪怕只是如此简单的行军,练兵,也让这支小小的队伍,焕发出了远超其他队伍的力量。
小队汇入大队,大队汇入大军,曲曲折折,从他们的家乡,一直行军到丹杨山区。四百里地,顶着大太阳一日行军三十里,对这些农兵是沉重的负担——
半个月时间,从吴郡各地调来的农兵,已经零零星星,病倒了能有十分之一。水土不服,上吐下泻,发烧,打摆子……
只有沈乐这一屯安安静静。在沈乐严厉的管束,喝熟水,吃熟食,定点如厕,饭前便后要洗手,帐篷旁边焚烧艾草驱蚊……之下,几乎没有人病倒。
于是,当主掌这一营的校尉,要点人去执行任务的时候,理所当然点到了沈乐这一屯:
“封路?割稻?”
沈乐眨了眨眼,有点不太相信地反问。校尉挑眉看他:
“当然了!你以为呢?要让你们拼死拼活打仗?——这么深的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