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想怎样就怎样求五星好评(1 / 2)
下山的路上,聊天得知,杨雨的女儿想当兵,想当一名军医,孙国华让孩子直接找于生林即可。
第二天,杨雨就接到了于生林的电话,孩子的工作定下来了,空军总医院,在京城,直接去找院长就行。
是的,就是这样。
不过孙国华不知道的是,于主任这次其实是安排了两个人,除了杨雪外孙女还有一个,是他亲属的一个小孩。
是的,就是这样的,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假期很快就过去了,孙国华正式工作了,开启了他的东北调研。
首先,他去了东极市的大北仓垦区,望着一眼不到边的玉米和黄豆,孙国华心里高兴啊,作为领导最担心的就是吃饭问题,今年粮食大丰收,粮食增产。
陪同而来的深改办主任张文辉,发改委主任,农业部长,财政部长,商务部长,北江省领导,上午市场了8051农场,下午就在东极市委会议室召开了专题会议,会议就是一个议题——如何在丰收之年提高农民收入这一问题。
会议室里的空调驱散了初秋的燥热,却驱不散众人脸上的凝重。
孙国华目光扫过墙上那张东极市秋收预计产量表,玉米和黄豆的数字后面都跟着刺眼的红色上升箭头。
“丰收是好事,但不能让农民流汗又流泪。”
他开口时声音不高,却让刚端起茶杯的张文辉顿住了手,“昨天在8051农场跟老周聊,他家种了三十亩玉米,亩产比去年多了两百斤,可收购价却降了三分。
这账怎么算?”
农业部长翻开笔记本:“目前主要问题是仓储压力大,深加工企业的收购价压得低。
北江省的玉米淀粉厂上周刚下调了收购标准,说是库存还能撑到明年开春。”
“那就要让加工企业动起来。”
孙国华抬眼看向商务部长,“商超里的玉米碴、黄豆酱价格没降,中间环节赚了多少?能不能搞个直供通道,让农民的粮食直接对接市场?”
财政部长立刻接话:“可以考虑给参与直供的企业贴息,再拨一笔专项资金建临时仓储点。
另外北江省提出的粮食保险扩面,我看可以在垦区先试点,保底价得让农民踏实。”
窗外的玉米地在风里翻着浪,会议室里的讨论渐渐热起来。
张文辉在笔记本上画了个圈,把“深加工”
“保险”
“直供”
三个词连在一起——这或许就是让丰收真正变成农民口袋里票子的关键。
小岭林区,伊拉尔图林业局的会议室里,空气仿佛凝固成了冰。
孙国华将那份厚厚的汇报材料往桌上一摔,纸张边缘撞出的脆响让在场所有人都绷紧了脊背。
他指着材料上“森工改革持续推进中”
的字样,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火气:“推进?推进了多少年?我十年前来看过的采伐台账,现在换了个电子表格的壳子,骨子里还是老一套!”
林业局长额角的汗珠子顺着鬓角往下滑,刚想开口解释,就被孙国华抬手打断:“别跟我说什么历史遗留问题难解决。
职工工资拖了三个月,林下经济合作社注册了半年还没批下来,山上的防火通道去年就说要修,现在还是条断头路——这就是你们的‘推进’?”
他猛地站起身,目光扫向北江省委书记和省长:“森工改革不是写在报告里的漂亮话,是要让十几万林业工人端稳饭碗,让这片林子既能挡风固沙,又能生出效益!”
北江省委书记连忙表态:“是我们工作不到位,回去立刻成立专项工作组……”
“不用立刻,”
孙国华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现在就叫森工集团的负责人过来。
张文辉,”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