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男女差距(1 / 2)
“我一身技艺的来历,就是如此了。”宗云泷淡然的说道,仿佛刚刚将自身隐秘合盘抛出的人,并不是她一般。
“拳法,是家传的。你说的轻功,则是日常在山上锻炼,自然练出来的身法。”
直播间观众听完云泷道长的故事后,弹幕疯狂滚动:
【云泷道长太倔了吧!】
【女人在身体上,确实吃亏......】
【即便吃亏,发扬华夏跤也是云泷道长的梦想!她爹凭什么限制她!】
【这姑娘好惨,被家里逼得出家......】
【逼?不是自己选的吗?不过云泷道长确实可怜啊】
【是啊,因为一个误会,耽误了半辈子,直到此刻还在追求一个没有未来的方向】
“嗤!”董峰瞥了眼屏幕,脸上满是不屑,能练出刚刚那手武艺的,怎会是个自怨自艾的俗人?
“云泷道长,观众们觉得你很可怜啊。”董峰笑着调侃道
云泷掸了掸道袍袖口的灰,神色平静:“路是我选的,没回头,也不后悔。何来可怜一说?”
她抬眼看向镜头,瞳色在阳光下泛着浅琥珀的光。
弹幕瞬间刷过一片【姐姐好飒!】。
董峰没再调侃,转而切入正题:“所以你这太极拳,其实是家传华夏跤的变种?”
“我从来不知道什么太极拳。”云泷摇头,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拂尘柄上的磨损痕迹,“这就是家传的华夏跤,但我调整了呼吸和发力方式。”
她顿了顿。
“用道家引导术。”
董峰目光一凝。
原来如此,这倒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众所周知,明朝皇家崇尚道教,所以在明代的时候,武当山就被钦定为皇室家庙。
同时,因为得国正,所以大明朝廷对民间武术,不仅不打压,反而相当支持。
甚至在明初的时候,朱元璋就召集军中善武者前往各地指导练兵,还专门编撰了《教练军士律》等武术书籍,大量刊印,广泛发行。
就连一众皇子和官员之子,也曾有一段时间,被要求前往专门的学堂学习武术,之后才能读书。
而且随着武举制度的完善,各类武学院大量开辟。
这些都导致明朝习武之人越来越多,即便是文人,也经常有着一两手武艺上的绝活。
正因如此,文人对于武艺招式和技巧的记载也越发清晰,武学理论更是突飞猛进,留下了众多高深的武学思想,华夏各类武术技法被系统总结,正式形成了鲜明特点和传承。
当时武当山上的道人,既有闲工夫又识字,还和明朝皇家关系紧密,若是不响应皇家的喜好练武,才是一件怪事!
事实上,那在《王征南墓志铭》上记载的,传承于“武当丹士张三丰”的“内家拳”,也正是出现在这个时期的产物!
而后随着东南倭乱,这门拳术通过投军的道士,和军中拳术结合之后,又随着军士传入民间,并最终演化为陈家沟的“长拳”,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在这个世界中,流传民间的武艺没有留下来。
留在军中的拳术,与满蒙的摔跤结合,最终成为了“善扑营”中流传的“华夏跤”,并被云泷道长学会。
然后因为云泷将道家引导术再次揉入华夏跤中,反而激活了华夏跤中内家拳的基因。
只是少了几百年的总结和规划,所以此刻有些粗俗,显得不伦不类罢了。
但不论如何,云泷道长自创的这套拳法,恰与原先世界中太极的路径相似,最终成就出“绵里藏针”的独特风格。
也就是说,她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可能误打误撞复现了内家拳的演变过程!
“所以……”云泷微微睁大眼睛,“我现在练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