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军警格斗术的问题(1 / 2)
“没有了,再没有了......”董峰揉了揉眼睛,感觉脑袋抽痛。
面前的高功法师闻言,也舒了一口气。
自从武当法事的科仪中发现剑法之后,黄局长就和一众道观商议,在各位考古界的专家和董峰面前,将武当众道士知晓的法事科仪都演示一遍,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的武艺,被隐藏在其中。
“辛苦各位法师了!”
董峰这句感谢发自真心。
这两天道长们听到自家科仪中,可能隐藏有失落的道家武艺的消息后,一个个异常积极。
年轻人自不必说,就连九十来岁的一位老法师,都颤颤巍巍的上场,给董峰演示了一遍荡秽科的动作.
只是可惜,这荡秽科中并没有隐藏的武艺。
在武当道士的大力配合下,两天之间,竟真的将所有科仪中的动作,都在董峰面前演练了一遍。
只是即便桃木剑耍的冒火,镇魂铃摇的震天,也没再找到第二门武艺。
“看来真的只有剑法留下来了......”黄局长遗憾的摇了摇头,如果再找到几门武艺,他就有把握将武当吹成天下第一武学圣地,让武当文旅体育两开花,再狠狠的赚上一笔政绩。
“有剑法留存就不错了。”董峰耸了耸肩,他已经十分满足了。
武艺这种技艺,是要依托于环境存在的。
这个世界的华夏,早就失去了武术存在的土壤,但是武艺还能通过各种方式隐秘的留存下来,已经很不容易了。
就像在一片沙漠中找到一棵根系完整的小树,还想怎样啊?难道还要自行车吗?
更何况找到的这门武艺,还是武当最为着名的剑法。
这可是在前世就证明自己含金量的实战武术,民国时候还有军阀用这门剑法练兵。
甚至说起来,后来的短兵运动追根溯源,最初的根子也是武当剑法。
“看看专家那边有没有什么收获吧!”黄局长也知道这事情不能强求。
...
九龙祠中,烛火摇曳。
这里正是主持科仪的高功法师,做法的那个宫观,也是考古专家们重点关注的地方。
泛黄的道藏被一页页翻开,细微的灰尘飘起,仿佛历史化作的碎屑。
董峰坐在案前,指尖划过纸页上褪色的墨迹。
“金锁道人......”他低声念出这个名字。
身旁的老道士点点头,枯瘦的手指点了点书页:“明末崇祯年间,因为兵乱,武当山曾封山三年。金锁法师出关后,天下已经易主,也是在这个时候,金锁法师改了科仪。”
“将这套剑法融入法事,应该就是当时的事情。”
“又是明末清初?”董峰抬眼:“金锁法师为什么要改科仪?”
“说是祖师托梦,言当今法事仪轨错漏良多,故而更改。”
“敢问祖师名讳?”
“祖师名讳早已不为人知,唯留‘松溪’二字。”
董峰愣住。
“祖师姓氏,可是姓‘张’?”
老道士摇头:“书里没写。不过《王征南墓志铭》一文我亦知晓,其中擅长‘内家拳’的张松溪并非道人,家乡也非武当,料想只是重名吧。”
窗外传来钟声,钟声清脆声透山林,和少林悠长沉稳的钟声完全不同,自有一番风味。
老道士听到钟声,就去大殿念经去了,只留下董峰坐在道藏馆中,心中思索不停。
“少林遭难的时间,是顺治二年。武当改科仪的时间如果是清初的话,大概率也是这个时候。”
“所以这段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难道这个世界的满清,在入关的时候真能将华夏武艺尽数覆灭不成?”
...
飞机舷窗外的云层渐渐被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