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有了需求环境,才有解决方法(1 / 2)

加入书签

八斩刀,是咏春拳独有的刀法统称,是一种常用南方蝴蝶双刀施展的刀法。

蝴蝶双刀为同长的短刀,一般长不过小臂,以此契合南方复杂狭窄的地形,和船上贴身的战斗。

但八斩刀强的是刀法而非刀型,其实并不拘泥于刀型,用单刀也可以施展,用一长一短的双刀也可以施展,甚至无刀也可以用。

后世传下来的八斩刀,因为咏春的流派众多,可谓千人千面,不过基本可以归源到叶、姚、陈这几支水。

每支水得到八斩刀真传的弟子,每代也不过三五人,刀法迥异,但是核心是一样的。

转马、进马、偏身、耕刀、拦刀、标刀......

不外如是。

这也是董峰一眼就看出王兴国所用刀法是八斩刀的原因。

咏春这三脉的刀法,在系统中都有对应的典籍,董峰也将其全部兑换了出来。

但是此刻王兴国所用的八斩刀,和这三脉都有差别。

“这岂止是惊喜,简直是惊吓了......”董峰的眼睛死死盯着王兴国的动作,一毫秒都舍不得移开。

八斩刀的刀法,王兴国自然是看过的,但是八斩刀这种双持短刀的路子,和王兴国所学的暹罗双刀,有些不太一样。

暹罗双刀的刀法中,步法和身法占了极大的一部分内容,窜高伏低,斜行横移,虎扑猿纵,变幻莫测。手上的动作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反而格外要求法度。

相比来说,八斩刀的步法,因为要配合刀法施展,所以法度更加严谨,再加上二字钳羊马带来的转马方式,和王兴国的特技钢铁之躯略有差异,所以王兴国只是了解了其刀法的特点之后,便转而研究其他的双刀技法。

可此刻,在王兴国的腿上受伤,连步子都难以迈开的时候,八斩刀这套于细微之处见威力的刀法,被他施展出来,反而如鱼得水。

“也对,八斩刀的源头,根源还是南少林的武艺。南少林的双刀,王前辈是学过的。”

“而八斩刀的出现,最初是为了适应南方水战和狭窄环境下的厮杀,将步法进一步的往稳健和短距离突进的方式更改,由此才有以“钳膝力”带来的步翻人到,闪肋提胯。”

“王前辈此刻虽然没有身处狭窄的环境,但是后无退路,腿脚不便,反而暗合了咏春拳的诞生环境。”

董峰心下有些感动。

华夏真正的武艺,没有一门是脱离实际凭空出现的。

有了需求环境,才有解决方法,不存在做着体操打着坐,突然就脑袋里“库叉”一下就悟出来的功夫。

每一门华夏武艺的出现,都是言之有物的,有迹可循的。

正如此刻王兴国在场上的表现出来的一样。

在绝境之中,条件受限,为了达成目的,武者武艺的沉淀被绝境紧紧压实,凝聚成璀璨的宝石。

同样的需求,宝石的光辉自然也会趋同,就如同缅甸拳的拳法单拎出来,和蔡李佛拳格外相似一样,王兴国绝境中变换的刀法,也和八斩刀越来越像。

这其中当然有他所看的八斩刀典籍的功劳,但更多的,还是王兴国自身双刀技法的升华。

...

类似咏春追马的步子让王兴国和拉昌瞬间贴身。

腿?无妨,手脚相合,两者一体,想要移动何须蹬地发力?

以刀带手,以手带肩,以肩带腰,上下相合,与六合劲类似的发劲方式瞬间整合全身之势,带着王兴国急速突进拉昌的刀围。

桥入三关任我打,刀入三关又如何?

拉昌和王兴国地目光同时一闪。

刀入三关......勇者胜!

近乎搂抱在一起的两人刀光纷飞,朝着对方的要害招呼。

这种距离,一切挥砍都已不再奏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