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老夫…老夫实在想不通啊!”
论道大会散去。
长安城内的一间茶舍中,李长河和张承对坐,桌上摆着两杯热茶,张承正满脸痛心,一脸不解的朝着李长河开口。
“老夫真的想不通,高阳此子,明明有惊世之才,旷古烁今之论!他对纣王案的剖析,对史书之质疑,对‘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阐发,乃至最后那‘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绝……”
“这哪一样不是直指大道,发人深省?可为何……为何要自毁名声啊!”
“他若不行此自污之举,假以时日,必成一代儒宗,青史留名,受万世景仰!”
“那蔬菜再神奇,终究是口腹之物,银钱再重要,岂能与万世名望相比?”
张承后面的话实在说不出口,只能化作一声长叹,充满了无尽的惋惜与痛心。
他的眼神就仿佛看到一块绝世璞玉,自己拿起了锤子敲下了一角,拿去换了仨瓜俩枣。
李长河亦是长叹一声,花白的胡子微微颤抖。
“唉,张公所言,亦是老夫心中之痛!”
“此子之才,如锥处囊中,其末立见,其论如刀,劈开了吾等心中多少迷障!”
“可这最后…这最后简直是…是明珠投暗,自毁长城,不瞒张公,老夫至今想来,仍觉得心如刀绞,恍惚若梦。”
两人相对无言,只是摇头叹息,茶盏中的水早已冰凉,却没有半点的心思去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