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7章 南征北讨谋子孙(七)(1 / 2)
对于这个问题,确实是朱载坖所关心的问题,在现在大明所流传的各种也是版本中,对于拒草诏,并非方孝孺一人,不仅仅是方孝孺被造了这个谣,还有楼琏因拒草诏而自杀的故事。为什么会有他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他和方孝孺一样,也是宋濂的学生,浙江金华人。
按照革除遗事的说法:“靖难师定京城,文庙命方孝孺草诏。孝孺哭且骂,授之笔,掷诸地,曰:“身可死,诏不可草。”改命琏为之。方入见,时孝孺受凌迟之刑未毕,琏惶惧受命。归而愤叹。妻子问之曰:“得无伤方先生耶?”琏愧曰:“我受刑尚可,正恐累及尔辈耳。”逡巡间一宿自经死。”
和方孝孺正好形成了搭档,一个是激烈反抗,一个以自杀反抗,还挺有梯次性,对于这些胡吊扯的事情,之前很多时候皇帝都是采取放任的态度,但是朱载坖显然不是这么想的,这些不是简单的稗官野史,而是有预谋有组织的抹黑,朱载坖并不否认,成祖在靖难之后对于所谓的建文君臣,采取了严厉的打击态度,但是绝没有他们所说的这么暴虐和无脑。
朱载坖将这些玩意给太子看了之后,太子都能够看出来其中的不对,太子对朱载坖说道:“这事也太过荒谬了,殿廷非磔人之地,琏何以能于入见时目睹孝孺之受刑,而觳觫执笔,亦安能构思运辞,强草违心之诏,此必无之事。”
朱载坖怎么会不知道这是必无之事,这点朱载坖是很清楚的,旁的不说,成祖和姚广孝脑子是有多大的病,满朝的臣子中就找不出一个人来草拟这个诏书是吧?大明是只有方孝孺会草拟这个诏书吗?成祖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喜欢被喷是吧?
真要是这样的话,朱载坖对于永乐君臣的政治能力那就要表示深刻的怀疑了。即位诏书绝非小事,如此重要的任务先后委之两人,皆拒不合作且不惜以身殉义。这不仅令永乐君臣两次自取其辱,也对新朝合法性的塑造带来极大消极影响。如此不负责任的政治决策,很难想象会出自于永乐君臣之手。而且退一步讲,如果永乐君臣真的这么抽象的话,建文帝被这么抽象的人靖难成功,那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朱载坖冷笑一声说道:“成祖雄才大略,即正大位,一时文学侍从之臣郊迎马首者,必已料理及此,出之袖中,乃介介一亡国罪臣乎?”
朱载坖自己就是当皇帝的,这点事情朱载坖还是很清楚的,即便是成祖就一定要方孝孺去草拟这个诏书,这应该是在对方孝孺的政治招抚完成后,才能进一步展开的政治合作。而仔细查看靖难以来所发布的各种诏书,朱载坖认为,成祖皇帝招抚方孝孺的可能性是无限趋近于零的,成祖对于方孝孺、齐泰、黄子澄等人的定位是什么?是离间我父子兄弟的奸臣,是靖难的直接目标,在情况下,方孝孺怎么可能是成祖所指定的草诏人选,成祖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吗?
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成祖是不可能做这种事情的,朱载坖认为可能的情况是,成祖委托起草即位诏书的,可能是声名不如方孝孺但却与他同样为宋濂门生的楼琏。楼琏在惊惧之下接受了这一任务,但后来基于志节,最终选择自经以明志。这应该是确有其事的,而这个事情被移花接木到了方孝孺身上,成为塑造其殉节忠臣形象的重要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