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摆摊策略(2 / 3)

加入书签

彻底出卖了他内心的狂笑。

他用力清了清嗓子,努力将已经歪到天际的话题往回拽。

“名字……名字先不急,辉哥这个创意非常棒,可以作为备选。”

他强行让自己冷静下来,目光从孙辉那张戏剧化的脸上移开,转向了墙角那堆“土特产”

瞬间,他的眼神变了。

那种属于顶尖音乐制作人的专业、审慎和认真,重新回到了他的眼中。

仿佛那几挂色泽暗沉的腊肉和几袋其貌不扬的小米,不再是普通的农产品,而是即将全球行的,需要精准定位的限量版黑胶唱片。

“这些,就是我们全部的启动资金。”

他的声音沉稳下来,带着一种能让人信服的力量。

“但是,就像许鑫老师之前提出的问题,我们必须先解决几个核心。

第一,货源怎么定价?第二,我们的目标客户到底是谁?第三,这群客户的消费能力和消费心理是怎样的?”

杜松不愧是能运作上亿项目的大制作人,思路清晰得可怕,一开口就抓住了问题的命脉。

一直沉默着,仿佛游离在众人情绪之外的许鑫,此刻缓缓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

镜片反射着灯泡昏黄的光,遮住了他眼底一闪而过的光芒。

那光芒里,之前的崩溃和无奈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激起了强烈研究兴趣的兴奋。

他扶着斑驳的桌沿,慢条斯理地站起身,整个人的气场都变了。

他开口,语气平缓而清晰,像是在主持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研讨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杜松老师的问题,非常精准。

这个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三个维度来解构分析。”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被他吸引。

“第一,产品定位。”

许鑫伸出一根手指。

“我们的产品,腊肉、干蘑菇、小米、花生,都属于本地自产的优质农副产品。

这个定位,就决定了我们的主要客户群体,不可能是双水村的村民。

因为这些东西,他们自己家就有,甚至比我们的品质更好。

所以,我们的目标客户,只能是那些趁着春节假期,从大城市回村探亲的年轻人,或者是极少数,被‘年味’吸引而来村里体验生活的游客。”

他顿了顿,眼神扫过众人。

“这部分人群,具备两个关键特征:一,他们具备远村民的消费能力。

二,他们追求‘原生态’、‘纯天然’以及‘稀缺性’的消费概念。”

“第二,定价策略。”

许鑫伸出第二根手指,嘴角勾起一抹智珠在握的笑意。

“基于第一点,我认为,我们绝不能采用传统的成本加成定价法。

那会让我们死得很难看。

我们应该采用一种更高级的玩法——‘故事溢价法’。”

“故事溢价法?”

王鸣挠了挠他那颗寸头,满脸都是大写的懵圈。

“啥玩意儿?这词儿听着,比三角进攻战术还复杂。”

“简单来说,”

许鑫的笑容更深了,那是属于知识分子找到用武之地时,最纯粹的愉悦,“我们卖的,根本就不是腊肉和小米。”

他看向孙辉。

“我们卖的,是‘三料影帝孙辉,亲手为你切下的腊肉’。”

他又看向杜松。

“我们卖的,是‘华语乐坛歌神杜松,亲手为你打包的小米’。”

最后,他看向王鸣。

“我们卖的,是‘cba冠军教头王鸣,亲手帮你称重的花生’。”

他的声音不大,却像一把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