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监视(7 / 9)
明经纪闻》副本,并附注解,阐明‘言论自由乃士人立身之本’。”
其二,致川蜀柳承恩:“借赈灾之名,召集当地学子讲学,宣讲‘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务使民间议论蜂起。”
其三,致闽中郑怀瑾:“组织渔户盐丁联名上书,控诉官府苛税,要求减免赋役。落款用‘江南平民’,勿提明经社,但文中须引用谢云章语录。”
写毕,他将信封蜡密封,交予陆知远:“明日午时前,全部送出。记住,宁可慢,不可错。”
陆知远欲言又止:“老师……若您也被牵连……”
“那就牵连吧。”周怀安淡淡道,“我早已不是那个惧怕权势的周尚书了。这一生,我避过、忍过、藏过。现在,我想试试,能不能为自己活一次。”
他抬头望天,晨曦初露,东方渐白。
“他们要抓我,尽管来。但我要让他们知道,一个人可以入狱,一本书可以焚毁,可只要还有人在读,在想,在写,这场火,就永远不会熄。”
??
半月后,京城再度沸腾。
国子监数百学生联名上书,要求赦免沈砚之等人,称“言者无罪,诛心才是祸国之源”。街头巷尾流传新刊《明经纪闻?续》,其中一篇《狱中书》据说是裴文修在牢中咬舌血书,痛陈“权力压制思想,乃亡国之兆”。
更有奇者,北方边镇传来急报:一批戍卒在战壕中传阅《明经纪闻》,竟集体拒战,高呼“宁为明经死,不做糊涂兵”!
赵昭震怒,下令全面搜查,查封所有印刷作坊,逮捕可疑书商十余人。然而越是严打,刊物反而流传越广,甚至有人将其绣在战袍内衬,藏于箭囊夹层,一路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