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生生不见(1 / 4)
陆听风最近心情很不错。
十一月份时,孙子把孙女和庄子都带走了,带去了蜀地。
当时他确实是有些惆怅的。
但转念一想,这样其实也挺好。
是他从小就教育正狄与瑜儿,要好好读书,日后当官,才能真正将陆家发展下去,而不是像如今一样,做个江湖世家。
如今啊,一个成了一道巡抚,一个成了一城知府,陆家盛极一时。
他一直担心的党争之事也没出现,二殿下主动回了蜀地,为国征战。据孙子所说,这兄弟俩,关系好着呢。他跟他爹翻脸了,这兄弟俩都不一定能翻脸。
陛下和太子都很欣赏陆瑜,这是陆老爷子怎么都没想到的。
他时常会扪心自问,自家孙子,真的有那么优秀吗?
孙子以前读书时,与正狄辩论的那些政事策论,他也听不懂。
老爷子一辈子没读过什么书,但他能做的,就是舍着这张老脸,去拜访那些鼻孔朝天的大儒们,请他们教授自己孙子读书人修行之法,如何养浩然正气。
在那些读书人眼里,读圣贤书,养浩然气的,就是最清高的修行之法。
什么道家,什么剑客,什么光头,更遑论那粗鄙的武夫了。
都没有一口浩然气来的实在,此乃天地正道。
就算自己是天下第九,也不过是一个只会耍剑的匹夫罢了。
若非自己那么多年,在江湖上还有几分薄面,人家都不一定搭理他这老头子。
还好,正狄和瑜儿都出息了,也有姑苏继承自己一身剑道衣钵,他这一辈子,算是没什么遗憾了。
当然,若是在寿终正寝之前,能见到重孙出生,那就更好了。
于是,陆老爷子在西山庄子里过完年后,孤身一人,赶着一车礼物,向燕州夏家出发了。
倒也不算正式提亲,就是舍着老脸,先去探探口风罢了。
夏家,好高的门第啊,前几朝时,宰相尚书不知出了多少,贵女更是皇家大族抢着要。
也就是本朝开了科举,再加上夏老爷子激流勇退,朝堂上才少了夏家的影子。
他这一个泥腿子,还真不是很好意思登门。
于是,老爷子先提着礼物,去了太湖边的一个小裁缝铺。
裁缝铺的位置很好,依山傍水,山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