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上洛,上洛(6 / 8)
化的代表儒学,也是在这个时候,才真正传到了日本,在此之前,儒学在日本,是没有多少根基的。
而此时,大陆上的儒学已经走了快一千年,理论基本发展成熟,任何一个日本武士,都能从大陆儒学中吸取营养,并加以运用。
比如关东地区是正统的水户藩学,把尊王攘夷解释为幕府统治日本的根基。
关西地区多是被视为外道的尊王(天皇)攘夷学和主张学习中华汉唐古儒的汉唐古学派。
萨摩藩学的,是朱熹痛苦反思的近思录。
而今天在明伦馆主讲的,来自刚刚被击败的锅岛氏肥前藩的藩士古贺精里,他学的竟然是阳明学。
好一派思想上的百家争鸣,虽然是儒学这个大框架内部的百花齐放,但只要思想上有碰撞,就可以说是一件好事。
这也是历史上尊王攘夷这种玩意,居然可以成为日本思想主流,朱舜水可以被尊为圣人,阳明学在很大程度上指导了日本明治维新的真正原因。
不是因为他们学得好,而是因为他们刚刚开始学,然后就碰上了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
“阳明圣人推崇知行合一,而现在日出之国,就正缺少此精神。
因为此时的天下,早就不是以往之天下了,东西方相争,日出之国不可能独身于外,也没有能力自保。
必须在尊王攘夷之大旗下,尊数千年来就为东方世界之领袖的中土大皇帝为真圣王。
如此上可追随圣主为天下苍生谋福利,下可建功立业施展平生所学。
&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