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东方与西方 哈布斯堡君主国的重要性(4 / 9)

加入书签

样集大成名动海内外。

    但架不住帝女花实在太经典了,不管是故事情节还是唱腔,都是跨越时代的。

    因此一开演,就把所有人的目光给吸引住了,连伏尔泰和卢梭、狄德罗这样的戏曲大佬,都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小点。

    当终曲唱道‘帝女花,常伴有心郎,夫妻死去树也同模样。’然后双双自尽殉国的时候,大批法兰西贵妇们拿着法语翻译的小册子,泪如泉涌的跟着用法语奇怪的哼唱。

    玛丽王后连妆容都哭花了,人已经瘫倒在了椅子上。她被这种掺杂了国破家亡,山河陆沉中的小爱情彻底给击倒了。

    如果说谁最能与帝女花中长平公主感同身受,自然是自诩神罗公主的玛丽王后了。

    其余的法兰西贵妇也差不多,她们的身份地位,非常合适与长平公主共鸣。

    所以,当伏尔泰赞叹写出这部史诗般的莫昭莫大王非常有水平,这是一部再精修一下,甚至可以媲美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歌剧时。

    而玛丽王后等一众贵妇则认为,帝女花完全超越了罗密欧与朱丽叶!

    什么两个大家族的恩怨求而不得算什么,哪有帝女花这种与罗马帝国齐名的赛里斯帝国王朝崩溃后的痛苦家国爱情故事来的好。

    其实也还有一层隐含的意思那就是,朱丽叶什么身份,能配得上我神罗公主?

    这是一场完美的晚宴,更是一场完美的演出。

    它直接引爆了整个欧洲的中国风,使在几十年前已经强烈吹过一阵的东方热再次席卷而来。

    许多欧洲贵族,都以得到一身与自己相配的赛里斯礼服而一掷千金。

    哈布斯堡君主国,普鲁士王国,西班牙王国,大不列颠王国等各国君主都对使团发出了邀请,请他们去访问。

    同时帝女花也开始四面开花,从最开始对白由法语组成,到唱腔也开始有法语版本,再到完全由欧洲人来饰演长平公主与周世显等。

    这部东方公主歌剧,只用了两三个月,就成为了整个十八世纪欧洲的现象级歌剧。

    莫子布以及他的兴唐王国在欧洲声名鹊起,所有欧洲人都终于知道,在遥远的东方,鞑靼清国不能代表赛里斯文明。

    能代表赛里斯文明的,是正在为恢复赛里斯荣光和独立而奋战的莫昭大王与兴唐军士兵。

    此时最主要的报纸法兰西信使报更是公开连篇累牍的发文,赞美莫大王的英雄壮举。

    并指出在赛里斯帝国的传承被切断一百多年后,还有他的忠实子民不畏鞑靼人的恐怖压迫,仍然在为恢复它而流血牺牲,这是人类的文明之光,更是赛里斯帝国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