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中华与暹罗,父子之国(3 / 6)

加入书签

致了本地男子在婚姻市场上处于极低的位置,华人到来之后,往往很快就可以娶妻,且立稳脚跟。

    而作为回报,华人为阿瑜陀耶王朝管理财政、治理地方、开发湄南河两岸的沼泽使之成为良田,担任外交官前往母国为暹罗争取大量好处。

    明代有记录的二十几次暹罗使臣中,据说超过七成都是华人官员,或者拥有华人血统。

    以至于阿瑜陀耶王朝四百多年的历史中,华人除了极少数时间外,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是王室最可靠的臣属和盟友。

    这四百多年中,阿瑜陀耶王朝发生过大量的王室火并,泰人族群叛乱,但华人基本没有发生过。

    等到了明朝打蔫东吁王朝,间接帮助阿瑜陀耶王朝复国后,这份联系就更加紧密了。

    后世说泰国曼谷五成以上的人都有华人血统,这其实是说少了,曼谷九成以上的人,基本都跟华裔混血过。

    只分是多还是少,父系还是母系的区别而已。

    至于为什么这份亲近没有传递到后世,那还不是中国从1840年以后的衰落导致的,特别是满清后期。

    谁乐意认你个半奴隶半殖民社会的破烂国家当祖宗啊!一点好处没有不说,还丢人。

    甚至后世暹罗为了洗脱身上的中国烙印,还推出了泛泰主义,对我国云南等地提出了领土主张。

    咱不说这事恶劣不恶劣,你看是谁推动的就知道了。

    它的推动者,就是1934-1957实际控制泰国的大独裁者,陆军元帅披汶.颂堪,因为他有个銮的爵位,所以也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