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这就是我大清(4 / 5)

加入书签

,对别人来说离谱,但对郝硕来说,一点也不离谱,他可是一位重量级,各种意义上的重量级。

    这位郝抚台是汉军镶黄旗人,父亲是两江总督郝玉麟,祖上是跟着祖大寿降清的原关宁军将领。

    郝硕算是根正苗红的汉奸了,为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毫无才能还特别贪婪。

    历史上他三次就任江西巡抚,然后乾隆召他到身边奏对,他对江西的事,竟然大多不能应对,连治下江西省各府的知府都认不全。

    捏麻麻的,当时把乾隆都给震惊了,实在没想到他手下还有这样的大废物,三任江西巡抚,总计九年,一问情况完全三不知。

    郝硕无知也就算了,关键他还特别贪,只要他能搞到的钱,不问是什么来路,他通通敢薅一把。

    乾隆晚年著名的国泰案发时,把郝硕也给挖了出来,乾隆听闻后硬是目瞪口呆不敢相信,因为跟郝硕一比,国泰竟然显得有些眉清目秀了。

    以至于晚年对于贪官非常宽容的乾隆,都被震惊的无以复加,他不得不感叹着说道:

    ‘郝硕罪同国泰,国泰小有才,地方事尚知料理。郝硕尝朝行在,问以地方事,不知所对。不意复贪婪若是!’

    这会,郝硕磨磨唧唧,多出威胁之语就是不肯走。

    而他下面的南丰知县和南丰著名乡绅,因病在家修养的三甲进士唐之岳,都觉得嘴巴发苦。

    因为大兵进南丰的时候,为了不让这些绿营老爷骚扰地方,把南丰县城和附近乡野给祸祸了,南丰知县张九钺与唐之岳召集乡绅,已经给了八百两的‘买命钱’了。

    同时,他们也为督军前来的巡抚郝硕准备了五百两的仪程。

    这不少了,南丰是个内陆穷县,县衙一年到头都不到三千两的进项。

    历任南丰知县离任时,都要留下一笔亏空,不是刻意如此,实在是财政困难无法抹平。

    今次送了这一千三百两后,南丰知县还不知道接下来的日子怎么办呢。

    结果郝硕还不满意,他要一千两,理由是他南下时,临川县和南城县的县令、士绅都送了一千二百两,他考虑到南丰经济困难,减去二百两,只要一千两,已经是格外考虑,大大滴开恩了。

    “抚台大人督万余精兵南下,所到之处,无不有求必应,怎么到了南丰,尔等竟敢如此怠慢呢?

    须知此次红头兵闹事之地,乃是在你们南丰县。

    临川、南城等地并未激起民变都知道替抚台大人考虑,这么多人出动,人吃马喂不要钱啊!

    南丰县,你好不晓事,这知县还想不想干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