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仁德兴唐大王教北河士绅军民檄(3 / 8)

加入书签

;  北河,东京,清威县,左青威村,吴氏大宅。

    二十八岁的吴时任,抑扬顿挫的读完这张《仁德兴唐大王教北河士绅军民檄》后,顿时眼睛瞪得大大的。

    他看着正坐主座上,脑袋一点一点,似乎正在欣赏的父亲吴时仕,又看了看身边的妹夫潘辉益,见妹夫也一脸的沉思,他只能把头转向了长相丑陋的好友邓陈常。

    “邓兄,你说这莫大王是什么路数,吾怎么觉得他是自己从开元天宝年间突然跑到现在来的呢。

    这都什么时候了,北人自己都两亡天下了,还在想着收回交趾?”

    此时的北河,要说文华一脉,就不得不提到吴家文派,他们是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整个越南最出色的文学家、史学家、儒学学者群体。

    其开创者,就是正在说话的吴时任以及其父吴时仕两人,也包括他妹夫潘辉益和妹夫之子潘辉注,以及此后深受他们影响的越南大儒范贵适等。

    邓陈常听到吴时任问话,非常阴冷的一笑,“达轩,我没听出来这位仁德大王是从唐时蹦到现在的,我只听到了这檄文中的兵戈铁马之声,北河,要迎来血雨腥风了。”

    “是啊!”潘辉益摇了摇脖子,“我只听兄长念读,就觉得好像有人把刀架到了我脖子上一样。

    这位莫大王还没进北河,甚至连兵都没发,满清是否干涉都不确定,就明摆着让咱们这北河五百万人识趣点。

    他是想干什么,连虚与委蛇都不肯做,直接来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吗?

    奇怪,真是奇怪!”

    “好贼子,好霸气!”终于,吴家文派的创始人,后黎朝景兴二十七年(1766)的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