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指点迷津(感谢“三月了”的一万币打赏)(4 / 5)

加入书签

bsp;   实际上就连学术界都有所争议。

    康德义务论觉得,救人行为是正当的,与后续被救者是否作恶无关。

    最大幸福原则则会比较功利地判定,救人是否能满足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道德运气论比较符合目前野比的实际想法,那就是是否能预见被救者有继续作恶的可能,能预见还救,那就要承担因果。

    怀着内疚、不安的心情,野比今晚没有玩游戏,也没有去玩家大厅找上杉,而是睡了一觉。

    当他醒来时候,已经是七点多了。

    能力再次刷新。

    野比想起了“指点迷津”这张卡牌,既然它让他在那个精准的时间出来,说明了参与到这件事能让他不后悔。

    事实也确实如此。

    如果一切都不知道他固然不会陷入到自我道德困境,可他内心是宁愿知道的。

    不然他也不会更快明白,社会要比凭空想象的险恶万分。

    他所作出的每一个选择,都有可能造成自己难以预估的后果。

    拿出卡牌,他问起选择。

    “请告诉我,我是该动身前往琦玉,然后直接去山形县,还是留在东京某个区?”

    【文京区】

    卡牌的答案还是这么的出乎意料。

    “难道说【浩】他今天会出现在文京区?以他的能力,出现的话大概率是晚上。”

    所以这个不会后悔的选择,就是让他去救那些会被殃及的普通人吗?

    “但文京区并不算小.离核心也近.”

    指点迷津这个卡牌能力有不小的限制。

    就譬如涉及越多,给出的答案就会越模糊,甚至难以理解。

    就好像他曾经问过“我该怎么做才能见到‘不可知’,是在现实努力还是游戏拼搏?”。

    卡牌给出的回复是“还是”。

    或许能理解成游戏和现实都存在,但基本靠猜,跟没问差不多。

    “我记得,文京区好像有个墓地,地方挺大,平时人也少。”

    “但躲起来的话,我就没有信息来源了。”

    考虑了一番后,伪装成这所学校学生的野比走出了校门,火速打了一辆车,先是去了更北边一点的户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