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人有不为,后可以有为(3 / 4)
驱使的军卒。
他是来自于新时代的,就算没有亲身参与到数十年前那场改造一百多万敌军的战事,虽然没吃过猪肉,但总也是见过猪跑的人。
更何况,这个时代的人们在思想认识上还远没有后世那么活跃,大可用忠义廉耻,光宗耀祖,封妻荫子,留名百世一类话语打其心,再使其饱食,不用挨饿,此后便是严军规军纪,明赏罚诸事。
张诚相信通过一些手腕,还是可以将这些贼寇收为己用的,就如历史上便比比皆是,初为贼而后为官军,却比原本的官军更是能征惯战。
现在,他一心收复杜有为的目的有二,其一是效仿商鞅的“徙木立信”之意,借此向群寇展示自己爱才、惜才之心,早前招抚李际遇就隐含此意,此前放走刘体纯也是为了博得这一名声。
其二则是想继续用招抚来的贼将统领那些被改造的贼兵,其实许多的贼寇不愿投降朝廷,无非就是怕那些朝官们卸磨杀驴,自己一旦交出了兵权,便只能任人宰割。
张诚如此做派,还不是为了使这些贼寇安心,一旦接受自己的招抚,仍可统领原部贼兵,只不过这支新队伍要严守军纪,不得违令扰民伤民罢了。
其实,不管是招募军兵,还是操练军兵,又或是控制军队,都在于钱粮二字罢了。
正所谓,皇帝尚且不差饿兵,无饷无粮,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也没有办法,但如果给足了粮饷银钱,又有哪一支军队天生就爱残害百姓,屠戮生灵呢!
…………
张诚脸上的笑意更盛,他望着杜有为沉声说道:“尔之名,可是父母所取。古人云‘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汝今既已投身于我,当知不为何事,今后才会有所作为,就算不能光宗耀祖,至少后世子孙可享富贵,不用再为贼寇!”
&nb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