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自污,避祸之道(4 / 5)

加入书签

nbsp;“臣,遵旨。”

    此后,又议了些辽东军事与河南、湖广地方剿贼诸事,最后还是绕回了粮草钱财上面,处处烽烟,处处要钱要粮,户部已是焦头烂额,无力维持……

    就这样,无人再提起方同洲弹劾张诚的那封奏疏,大家心知肚明,皇上既不想处置方同洲,也不会因为方同洲那封劾章,而降罪给张诚。

    其实,方同洲这封劾章,还是张诚自己花钱买来的。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两世为人,张诚怎会不知这个道理,所以他才密书一封送给御史喻上猷,请他找人弹劾自己,银子不是问题。

    这种自污之事,历史上许多大才都曾用过,张诚自然不会不知道,正是东施效颦,邯郸学步不过如此。

    用得过了便是笑话,用得妙了便是助力!

    …………

    今日午时,兵部檄文和圣旨同时送达松山前线,除了嘉勉外,唯一实质性的内容就是张诚暂代宣府镇总兵之职,统一指挥宣府镇援辽兵马。

    而有功诸将的封赏与抚恤则待战后,统一评定,再行论功封赏。

    不过,传旨的内监之所以才到,便是因为其带了两万两的银子,所以行路不便,圣旨言明这些银子是用来奖励有功军士。

    另外再有一件事就是催战!

    无论圣旨,还是兵部檄文,都只有两个内容,除了封赏就是催战,要求洪承畴振奋军心士气,乘胜而进,速解锦州之围。

    所以,洪承畴才急急召来诸官众将一起接了圣旨后,大家先恭贺张诚荣升宣府镇总兵官。

    虽说只是暂代,但所有人的心里都清楚得很,此番松锦战事结束后,这宣府镇总兵官的位置注定是张诚的了。

    宣府镇被称为九边之首,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明程道生在《九边图考》中称:“宣府山川纠纷,地险而狭,分屯建将倍于他镇,是以气势完固号称易守,然去京师不四百里,锁钥所寄,要害可知。”

    宣府镇设镇守宣府总兵官一人,驻于宣府镇城内,并且宣府总兵官还是大明为数不多的挂印将军。

    九边重镇之中,真正有资格称将军的只有六个,分别是:

    大同总兵官称征西前将军;

    辽东总兵官称征虏前将军;

    宣府总兵官称镇朔将军;

    甘肃总兵官称平羌将军;

    宁夏总兵官称征西将军;

    延绥总兵官称镇西将军;

    九边重镇之中能有资格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