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分赃(2 / 8)
莫要误会。”
张诚笑着解释了一句,才又接着道:“舞刀弄棒这种事,怎敢劳费边公操心。”
他说到这里时,挥了挥手,示意在旁边伺候的张明远离开,待西花厅内只剩他和边永清后,才又开口说道:“张诚是想同边公商议一下,查抄来的奸商财货金银,该如何分配。”
边永清闻言心中暗笑,嘴上确是一本正经地说着:“奸商通奴卖国,数典忘祖,罪大恶极,百死难赎。不过,咱家有一点不是很清楚,还需请永宁伯为我释疑。”
“边公,请讲。”
“敢问永宁伯,这查抄所得不是该统统收入国库,又有何可谈的呢?”
边永清的反应果然不出张诚的意料之外,他在心里笑骂了一声:“真是个老滑头!”
自古以来,抄家之事都是一个美差,这里面的门道无外乎“利益”二字,就算是承平时期也一样存在严重的贪墨。
比如金庸老先生的《鹿鼎记》中,查抄鳌拜家的时候,韦小宝与索额图二人便将抄家所得,从账面上生生减去一百万两,他们每人分得五十万两银子。
而这一次查抄奸商产业,自然也避免不了“分赃”的话题!
“奸商家财,皆走私通奴所得,自然是取之于民,归之于国。”
张诚先定下了基调后,又继续说道:“不过,勇毅军即将全师开拔,援豫剿贼,可朝廷一时拨不下‘开拔银’,宣府官库也是空空如也,本伯确为难办。”
“不若这样……”
张诚说到这里时,略为沉吟了一番,才接着说道:“将士浴血沙场,总不好寒了儿郎们的心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