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真相竟是(4 / 5)
所谓“药心”
之门,就此无声地、彻底地洞开了。
一股尘封已久却意外地并不难闻的味道,混合着陈旧书卷和淡淡药草清,隐约还有一丝微涩墨汁的气息,从门内温和地涌出,瞬间冲淡了门外浓烈的怨气甜腥。
门内的景象随着光线的投入而清晰起来,这确实是一间小小的书房兼配药间,面积不大,陈设简陋却异乎寻常的整洁,与外面厅堂的破败杂乱形成鲜明对比。
靠墙的书架上,那些线装书虽然陈旧,却摆放得整整齐齐,一丝不苟。
柏木书桌擦拭得一尘不染,砚台里的墨早已干涸龟裂,毛笔也洗净倒插在笔筒里。
而房间中央,那个深褐色的陶制药碾子静静地放在那里,碾轮表面被摩挲得异常光滑,仿佛在诉说着主人生前日复一日的辛勤。
但最引人注目也最令人心酸的,是书桌正上方悬挂的那幅裱糊简陋却保存完好的小小画像。
画像纸页已经泛黄褪色,但上面用工笔细细描绘的一个面容稚嫩,眼神清澈中带着一丝怯怯的清秀男孩形象却依旧清晰。
男孩穿着虽然陈旧却干净整齐的药童服饰,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羞涩而又充满期盼的笑意。
画像下方,用工整娟秀的小楷写着两个字:阿卯。
纪怜淮心中一颤,一步踏入斋内。
她没有时间再去调动共情能力,去感伤,只是目光鹰隼般迅捷锁定了书桌的那个抽屉——这就是能量波动的源头。
她快步上前,拉开抽屉,里面果然整齐地放着几张泛黄脆化的纸页。
不仅仅是那张提及到的安神方残页,还有几页字迹不一,似乎是随手记录或日记的碎片。
纪怜淮飞快不失仔细地浏览着纸页上的内容,除了那张相对完整写着“夜交藤、合欢皮、无根之水”
的安神定魂方,其他的文字碎片逐渐拼凑出又一个令人心碎且愤怒的真相。
一张似乎是老医师笔迹的碎纸上写着:“……那位大人权势熏天,所需‘特效药’,催逼日紧。
然其提供的&039;特效药&039;谓之&039;阴骨粉&039;,气味驳杂不纯,朱砂等物亦需常剂量,吾观之心绪不宁,恐非善物……”
另一张纸上,字迹略显潦草,透露出记录者的焦虑:“阿卯这孩子,秉性纯良,勤勉异常,见馆中为备此药日夜忙碌,亦主动承担更多碾药之责……唉,然则岂知,彼之&039;阴骨粉&039;实乃剧毒之物掺杂所得,药方剂量亦被暗中篡改。
吾虽隐隐察觉,然悔之晚矣!”
最后一张纸片上,字迹扭曲颤抖,几乎无法辨认,充满了无尽的绝望和悔恨,仿佛是临终绝笔:“……药成之日,满馆异香弥漫,众人饮下不过片刻,皆如中梦魇,沉沉睡去,气息渐无。
吾方惊觉巨变,然自身亦毒无力……阿卯吾徒,为师糊涂、懦弱,愧对于汝……”
真相似冰冷的刀,刺入每个人的认知。
真正的罪魁祸竟然是不知哪儿蹦出来的神秘且权势滔天的“那位大人”
,是他提供了有毒的“阴骨粉”
,即“怨骨”
,并且很可能威逼利诱或者直接暗中篡改了药方。
老医师即便已有所察觉,但可能迫于压力或心存侥幸也未能及时阻止,最终酿成了惨剧。
而药童阿卯,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懵懂无知、勤奋努力却被利用的可怜工具。
甚至在悲剧生后,他纯善的执念还化作了守护这座“医馆”
的力量,却因他无法理解真相而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形成了这怨念的闭环。
纪怜淮赶忙将这几张揭示了一切的关键纸页抓起,目光再次落回那个陶制药碾子上。
那股纯净而深沉的悲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