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惊(3 / 5)

加入书签

金,研究方向似乎与“意识场干涉”

和“群体潜意识影响”

有关。

这些情报拼凑起来,指向一个明确的结论:对手在精神层面直接受挫后,正在积极寻求更强大、更技术化的手段来突破防御,或者从其他方向实现其目的。

他们的目标,显然没有改变,只是策略升级了。

西园寺导演在收到这些信息后,召开了一次核心团队会议。

会上,他展示了当前面临的形势图景,从最初的艺术理念冲突,到技术渗透、内部瓦解企图,再到如今涉及意识层面的潜在对抗。

“同志们,”

导演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包括通过加密线路参与的郁尧和王越泽,“我们的旅程,已经远远出了一部电影的范畴。

我们无意中卷入了一场关于如何对待历史伤痕、如何面对未知力量的理念之争,甚至可能触及了某些我们尚未理解的深层规则。

退缩,已不可能。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更加坚定、更加谨慎地完成我们的作品,用艺术的力量,去揭示真相,去守护人性中那些宝贵的东西。”

他看向纪怜淮:“怜淮,你是这场风暴的中心之一,你的表演,你的体验,将成为我们作品最核心的灵魂。

压力巨大,但我相信你能承受。”

纪怜淮迎上导演的目光,坚定地点了点头。

她知道,前方的路依然布满荆棘,但她的身边,有值得信赖的同伴,还有一个正在逐渐苏醒的、别扭而强大的古老盟友。

这场围绕《星骸之语》的暗战,进入了新的阶段,而她,已准备好迎接接下来的任何挑战。

孤岛上的天空,风云变幻,但航船的方向,愈清晰。

镜湖孤岛上的日子,在高度紧张与专注的创作中飞流逝。

得益于幽稷的威慑,外部的直接干扰暂时偃旗息鼓,团队得以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星骸之语》的拍摄中。

然而,这种平静更像是暴风雨来临前的短暂间隙,每个人心中都清楚,对手绝不会善罢甘休,他们只是在积蓄力量,或者改变策略。

西园寺导演调整了拍摄计划,将重心放在那些情感饱满、但对演员精神负荷相对可控的文戏和中等难度的实景戏份上。

纪怜淮的状态渐入佳境,她对“星”

的理解越深刻,表演也愈收放自如,那种在孤独中坚守理性、在绝望中寻觅微光的特质,被她刻画得入木三分。

幽稷偶尔的“毒舌”

点评和不着痕迹的协助,成了她调节压力和深化表演的独特助力。

然而,随着拍摄接近尾声,最后几场涉及“星”

与“星骸”

核心记忆烙印进行终极共鸣的戏份,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每个人心头。

这些戏份情感张力极大,需要纪怜淮达到近乎忘我的投入状态,风险不言而喻。

技术团队和心理顾问制定了极其详尽的保护预案,但能否完全防范那种诡异的精神侵袭,无人敢打包票。

就在团队为如何安全拍摄这些关键戏份而绞尽脑汁时,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折生了。

王越泽和郁尧的联合监控小组,捕捉到“遗物会”

活动模式的一个显着变化。

他们似乎暂时减少了对剧组直接渗透的尝试,转而将大量资源投向了对几个偏远星域、未被完全勘探的疑似“星骸”

遗迹的实地勘探活动上。

这些勘探队装备精良,行动诡秘,且似乎掌握着某种出常规的探测技术。

“他们像是在……寻找实物。”

郁尧在加密通讯中分析道,语气凝重,“根据我们截获的零星信息,他们似乎坚信,现实宇宙中存在着与你们剧本中描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