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不会取标题(6 / 7)
式登上全球舞台,引了主流媒体的广泛正面报道和学术界的深入讨论。
战告捷,但核心团队清楚,与“遗物会”
在新战场上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随后的几周,倡议的工作全面展开。
次闭门峰会紧锣密鼓地筹备,批研究课题开始征集,纪怜淮也投入到了与各领域专家的深度交流学习中,她的公众形象逐渐向“科技伦理倡导者”
延伸。
幽稷对于纪怜淮频繁参与这些“烧脑”
的会议和阅读“天书”
般的文献,依旧表示无法理解且极度无聊,但祂似乎也默认了这是纪怜淮“工作”
的一部分。
偶尔,当纪怜淮接触到某些特别艰深或带有误导性的理论时,幽稷会忍不住毒舌点评两句,比如“这个理论的基础假设就是错的,建立在沙子上”
,或者“那个家伙的思路被自己的欲望带偏了,离真相越来越远”
。
这些看似随意的点评,往往能帮纪怜淮拨开迷雾,抓住问题的核心。
纪怜淮开始意识到,幽稷的存在,不仅是安全的保障,更是一个无法估量的、直达本质的“知识过滤器”
。
然而,平静的筹备期并未持续太久。
王越泽的监控系统现,“未来意识研究中心”
的活动频率显着增加,他们不再试图正面攻击“星火倡议”
,而是转向了更隐蔽的渗透和分化策略。
他们通过控股的媒体集团,开始资助和推广一些与“星火”
理念相悖的、鼓吹技术激进主义和无限制开的学术观点和公众人物;他们试图以优厚条件挖角“星火”
意向合作名单上的年轻学者;甚至秘密接触了一些参与倡议的商界人士,试图以商业利益诱惑他们改变立场。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争夺的是人心、理念和影响力。
一天深夜,纪怜淮在阅读一份关于“意识上传”
伦理困境的报告时,感到一阵难以言喻的疲惫和困惑。
报告中的观点交锋激烈,利弊权衡复杂,让她对未来产生了一丝迷茫。
“幽稷,”
她忍不住在心中问道,“你说,人类追求永生,追求越肉体限制,这到底是对是错?这条路,会不会最终通向的,是另一种形式的……迷失?”
幽稷的意念沉默了片刻,难得没有立刻嘲讽,而是带着一种悠远的意味回应:“永生?越?不过是不同形态的存在罢了。
关键在于‘意识’本身是否清醒,是否记得自己为何而来,为何而去。
你们凡人追求的长生,很多时候只是对消亡的恐惧,而非对存在的领悟。
就像你们电影里那些‘星骸’,它们残留的,是执念,而非解脱。
真正的‘越’,或许在于理解并接纳所有形态的变迁,包括消亡。”
幽稷的话像一道光,照亮了纪怜淮心中的迷雾。
她突然明白,“星火倡议”
的真正价值,或许不在于给出唯一正确的答案,而在于倡导一种在追求进步的同时,始终保持对生命本质、对存在意义的深刻反思和敬畏的态度。
“我好像……有点明白了。”
纪怜淮轻声道。
“明白就好,省得老是问些傻问题。”
幽稷的意念又恢复了傲娇模式,“不过,你能想到这一层,还算没白费本座的口水。
行了,很晚了,赶紧休息,明天还有的忙呢。”
就在“星火倡议”
次闭门峰会即将召开的前夕,王越泽截获了一条高度加密的信息碎片,经过破解,内容令人震惊:信息暗示,“遗物会”
可能已经成功从某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