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徐川:我还需要一笔经费~(2 / 4)

加入书签

:“今天怎么有时间到我这来打秋风了?”

龙腾笑着开口道:“还不是你研究的那个有关超光速航行技术的理论,震撼人心啊!”

略微停顿了一下,他满脸笑容的看向徐川,开口询问道:“正好我这两天在苏南这边出差,在听说你已经搞定了那个数学部分后,上面便安排我过来了解一下具体的情况。”

听到这话,徐川恍然明白了过来。

虽然说是出差,但搞不好这位是专门过来跑一趟的。而且大概是一直在盯着他的情况,之前他在研究的时候没出现,等他将数学部分公开上传到Arixv上后立刻就跑过来了。

不过超光速航行技术的重要性的确值得对方专门跑一趟。

尤其是当初《探索》期刊对外预告《虚空场论》的时候,还带上了当下最有可能实现的超光速航行技术这一标题。

更关键的是这篇论文是他的研究成果,自然直接就进入了上面的视线中。

见徐川已然明白,这位科学技术蔀的龙蔀长深吸了口气,询问道:“徐院士,有关于利用恒星实现恒星系内超光速航行的技术,有希望能够实现吗?您觉得需要多少年的时间?二十年内能够做到吗?”

看着对面端坐在沙发上一脸认真的龙腾,徐川也有点头疼。

虽然说他早就知道虚空场论和超光速航行技术的理论公开出去肯定会引起不小的轰动。

但高层将这项技术看做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实现的这种事情未免也太离谱了一点。

这位龙蔀长找过来之前,都没找其他的院士专家做过咨询吗?

看着沙发对面充满着希冀表情的龙腾,徐川摇了摇头,道:“理论上来说这的确是目前人类文明最有可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掌握的超光速航行技术。”

“但也仅仅是可能和相对较短时间而已。”

“引力与时空-共振时空曲率临界点理论尽管具备这样的潜力,但它现在还仅仅只是一份理论而已。相信你也清楚,要想将理论转变成应用技术,尤其是前沿的物理理论,需要的时间是漫长的。”

“就像是原子弹,从爱因斯坦提出质能方程到奥托·哈恩的铀裂变论文也过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再到米国‘曼哈顿工程’制造出第一颗原子弹,更是用了四十年的时间。”

“而这还仅仅是质能方程与和核裂变这种对原子能简单的利用技术,如果是放到超光速航行这种涉及到高维空间与复杂能量流推动的的难题,需要多长的时间才能做到,我也没法给出答案。”

不得不说,从这位龙蔀长的表现来看,上面对这项技术的看法实在有点太乐观了。

如果他说能做到,搞不好明天就能给他抽调几百几千亿的资金成立一个全新的研究单位对超光速航行技术展开研究工作。

但事实上想要将引力与时空-共振时空曲率临界点理论转变成实际可用的超光速航行技术,需要多长的时间即便是他也无法预估。

的确,引力与时空-共振时空曲率临界点技术是当前时代最有可能掌握的超光速航行技术。

但这中间涉及到的各种问题,全都是未知的。

比如如何通过技术构建一道可以让飞船进入超光速状态的时空曲率泡,如何保障飞船在超光速航行过程中的安全,如何确保飞船在脱离结构宏观性的隧穿效应的时候稳定性等等。

这些问题每一个都是人类文明从未遇到过的,此前也没有任何的研究经验,更不知道该从哪些方面突破。

无论是理论科学还是应用科学,它们的进步和发展都需要时间去沉淀。

就如同他能解决可控核聚变技术难题,不仅仅是因为他解决了等离子湍流的控制难题和第一壁材料问题,更是因为此前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